郑和下西洋带回的原料,造就了极品永宣青花
郑和下西洋带回的原料,造就了极品永宣青花瓷,这种原料是什么? 喜爱瓷器收藏的朋友,一定很熟悉永宣青花瓷器。永宣青花瓷器,以其特有的青花纹饰,受到广大瓷器爱好者的喜爱。在永乐宣德年间,中国在对外交流上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事情,这就是郑和下西洋。那么郑和下西洋和永宣青花瓷的生产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 历史学家对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一直争论不休,各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正统的说法是永乐皇帝以藩王身份,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为了向四周的小国展现大明帝国的强盛,以及宣传自己的正统性,因此派遣身边最信得过的太监郑和到东南亚以及印度洋沿岸诸国宣扬国威。 还有一种说法是永乐皇帝在夺得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的皇位后,一直担心建文皇帝是否到海外进行躲避,因此派遣郑和通过下西洋的活动到海外探寻建文皇帝的踪迹。不管什么原因,反正郑和下西洋,在中国同海外诸国交流的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的中国优秀的手工业产品,茶叶、丝绸、瓷器是郑和船队携带的数量最大的产品。然而郑和从西洋也带回了瓷器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原料,这种原料就是被后世称为苏麻离青的青花釉料。 苏麻离青这种釉料,产自于现在的伊拉克、伊朗沿岸,古代称为波斯。这种苏麻离青釉料,要含有大量的氧化钴成分,氧化钴在高温后,颜色呈现为深蓝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釉料。苏麻离青釉料,不论是反复烧制,还是高温烧制都能呈现出非常稳定的蓝色。 郑和在从国外返航的时候,携带了大量这种苏麻离青釉料,经景德镇的工匠使用,发现非常适合于中国的青花瓷器生产,因此郑和带回的苏麻离青釉料在永宣年间,使得青花瓷器达到了一个艺术创造的高峰。 使用苏麻离青釉料绘制的青花瓷器,会在花纹上形成一种浓重的结晶斑,这是苏麻离青釉料一个特征。有的青花瓷器,在使用了苏麻离青釉料以后,会形成一种类似于中国水墨画,在宣纸上洇水的效果,因此受到了广大文人雅士和使用者的喜爱。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郑和的去世和有下西洋活动的结束,中国开始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苏麻离青釉料也逐渐的越用越少。到了明朝的嘉靖年间,苏麻离青釉料几乎使用殆尽,而中国国产的青花釉料质量不如苏麻离青料那么的优秀,因此嘉靖后期的明朝青花瓷器质量和釉色逐渐的越来越差。所以目前收藏界一提到青花瓷器,被收藏者津津乐道的就是永宣青花瓷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hy/10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鼻大眼,小头小脸一定就洋气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