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祛除白癜风攻坚战 http://www.xjkqzjw.com/bdffz/showhot.asp

浑一形,横出东边;是一色,浅染春前。

日渐觉,云雾半含;看飞红落入,雨露、满地青葱暖。

左山流水,风来晚;芽映枝头、叶栖木上,月向远。

写不就,清明又见……

西湖龙井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西湖种茶,始于南北朝,南朝诗人谢灵运在下天竺法镜寺翻译佛经时,由天台山带来的种子播种。北宋元丰二年,上天竺法喜寺住持辩才法师在龙井狮峰山麓开山种茶,西湖龙井由此得名。元时,西湖龙井产区进一步扩大,明代,西湖龙井声名远播。清代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四次巡幸龙井茶事,自此,西湖龙井处于夺魁地位。今日,西湖龙井已成为中国名茶的代名词,有“天下第一茶”之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

形,干茶扁平光滑、挺直、匀整,叶底细嫩成朵;色,干茶黄中显翠,茶汤黄绿明亮,叶底嫩绿;香,清香持久;味,鲜醇爽口。

冲泡提示

投茶方法--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

茶水比--1:80~1:60(淡饮,扬长避短;浓饮,优缺并现);

水温--85℃左右;

流程--投茶,杯中注入少量85℃左右水,晃杯,闻香,待充分浸润,再注水至七分满。

1

wjs1(已无)

品种:龙井群体种

产地:翁家山(属狮峰龙井区域)

价格:元/g

特性:符合顶级龙井的特点描述。形、色、香、味均佳。

注:wjs1(采制时间3月20日)为翁家山的西湖龙井群体种头采茶。最近一周来,持续阴雨,直至20日方晴,天时、地利、人和,方得一泡好茶。

2

wjs2

品种:龙井群体种

产地:翁家山(属狮峰龙井区域)

价格:1元/g

特性:形,芽稍细瘦,扁平挺直;色,黄中显翠,间黄绿芽叶,茶汤嫩黄绿,明亮,叶底黄绿;香,炒豆香清新;味,甘。形、色稍不足,香、味均好。

注:wjs2比wjs1晚4天,采制时间为3月24日。21日-23日杭州气温较低,夜晚山上出现霜冻,茶芽被冻伤,所炒茶成品茶发红,品质不行。wjs2选用了霜冻过后的新芽,比往年晚了两天,形稍细长了一些,但香气和滋味都不错。

3

wjs3(已无)

品种:龙井群体种

产地:翁家山(属狮峰龙井区域)

价格:元/g

特性:形,芽稍细长,扁平;色,黄中显翠,间黄绿芽叶,茶汤黄绿,明亮,叶底黄绿;香,炒豆香浓郁;味,醇和。香、味好,形、色尚可。

注:wjs3比wjs2晚两天,采制时间为3月26日。

4

wjs4

品种:龙井群体种

产地:翁家山(属狮峰龙井区域)

价格:元/g

特性:形,芽叶纤细,扁平,匀整性不足;色,绿中带黄,黄绿芽叶增多,茶汤黄绿,明亮,叶底黄绿;香,炒豆香尚好;味,醇。香、味好,形、色稍逊。

注:wjs4采制时间为3月28日。

从3月24日到3月28日,杭州阳光明媚,所采茶香气、滋味都很不错。wjs2—4,形,越来越细长、纤瘦;色,从黄中显绿到绿中带黄,绿的程度越来越高,黄的比重越来越低;香,从清新到成熟;味,鲜爽度逐渐降低,但是都没有涩感。总体来说,2、3、4风格比较接近,茶友可根据送人或自饮的要求自行择取。若对形、色要求高一点儿,可选2,若自饮求个性价比,3或4也很不错。

蒙顶茶

蒙顶茶,源于西汉,唯一自唐代始,延续至清末,历时一千多年的贡茶上品,被历代文人广为称颂。“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白居易有诗云:“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曰:“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代书画大家文同《谢人寄蒙顶新茶》中述及:“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宋代文彦博《蒙顶茶》:“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主要品种有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蒙顶黄芽等。其中,甘露、石花属绿茶类,黄芽属黄茶类。

茶人所选茶,出自一位令人敬重的老茶人,纯手工制作。他坚守传统工艺,言及:“要用心做茶,手工茶凝聚的是做茶人的情。”

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得名于明嘉靖年间,蒙顶茶中最著名者。“甘露”一词借自梵语,寓意茶汤醇美香甜,似甘甜之露。

形,干茶秀丽,紧卷多毫,叶底匀整;色,干茶嫩绿,茶汤黄中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鲜亮;香,内质清香;味,醇而甘。

5

gl1

品种:蒙顶山群体种

产地:蒙顶山

价格:元/g

特性:形,芽叶匀整、多毫,叶底细嫩;色,嫩绿油润,茶汤嫩绿,细小绒毛悬浮;香,清新悠远;味,鲜醇,回甘好。形、色、香、味均好。

蒙顶石花

蒙顶石花,成名于唐代,蒙顶茶中历史最悠久者。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试茶》“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沾绝品花。”描述了石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异品质,冰雪未消的早春即开采,凝聚石髓之香。

形,干茶扁平、挺直秀丽,叶底匀整;色,干茶嫩绿油润,茶汤黄绿明亮;香,清新;味,鲜而甘。

6

sh1

品种:名山

产地:蒙顶山

价格:元/g

特性:形,扁平秀丽,叶嫩芽匀;色,如翠玉、油润,汤色碧而透亮;香,清新;味,鲜而甘、入口柔滑。色、香、味均好,形不如往年。

注:蒙顶石花,形、色接近竹叶青,但是竹叶青的青气很重,对胃刺激性很强,蒙顶石花与之迥然不同,石花的香很清新,仔细感受,隐有兰香,滋味甘鲜柔滑。今年的石花稍稍改进了一下工艺,滋味更鲜醇。

川茶与江南茶相比而言,香气、滋味均较厚烈,因此冲泡甘露、石花时投茶量应小一些,特别是甘露,水温低一些,回甘特别好。就个人而言,绿茶之中最喜紫笋,其次是蒙顶甘露。此二者于中国茶文化史中地位甚高,然,如今境况堪忧。实不忍明珠蒙尘,望爱茶之人识之、爱之,用心体悟之。

继承传统,传承文化,在一杯茶,在一念间……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迷失千年的味道。捧一杯白茶,看,风姿翩然,清逸超尘;其色素洁、莹澈,离尘、止念,了然,空灵;聆音,乐、隐,别遗天界梵音,恬静、寂寥;引起香,清和、淡远,渐至虚无;缓啜,淡洁味酣,如漱云雾,无味之味,方为至味……

安吉白茶,珍罕绿茶变异种,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述及“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然九百年来,只闻其名,而不见其品。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安吉发现了“白茶祖”母树,发展至今日万亩茶海。其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2-3倍,鲜爽度高。

形,干茶条索紧细显芽,芽壮实匀整,如凤羽,叶底芽长于叶,成朵、匀整;色,干茶鲜活泛金边,叶脉两侧的叶色嫩绿如玉霜,光亮油润,余部呈黄绿色,与叶脉处有明显差别,茶汤嫩绿明亮,叶底叶白脉翠;香,嫩香持久;味,鲜醇甘爽。

茶人一位虔诚的每年到茶圣陆羽坟前祭拜的人,他,将茶视为作品,潜心研制,与人分享,在安吉的茶人里,颇具声望。与他的交往中,他曾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种茶、做茶的人”,“传播茶文化,我愿尽最大的努力。”……朴实的言行,给我留下的是一份亲切、敬意。

冲泡提示

投茶方法--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

茶水比--1:60~1:40(淡饮,扬长避短;浓饮,优缺并现);

水温--70℃~80℃左右;

流程--投茶,杯中注入少量70~80℃水,晃杯,闻香,待充分浸润,再注水至七分满。

7

bc1

品种:白叶1号

产地:安吉溪龙

价格:元/g

特性:形,干茶条索紧细显芽,芽叶匀整,叶底芽长于叶,成朵;色,干茶鲜活,叶脉两侧叶色嫩绿如玉霜,光亮,其余部分呈黄绿色,与叶脉处有差别明显,茶汤嫩绿明亮,叶底叶白脉翠;香,如蕙兰,清鲜持久;味,鲜醇甘爽、柔润、稠滑。形、色、香、味佳。

注:此款茶出自高山,全有机种植,汤色透亮,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柔滑,回甘很好。

顾渚紫笋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竹下忘言对紫笋,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顾渚紫笋,茶圣陆羽论其“茶中第一”,在茶文化史上无可比肩。自唐广德年间至明洪武八年,一直为朝廷贡茶。明太祖朱元璋因其采制耗费过巨而罢贡。后来紫笋茶渐渐失传,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重现。形,干茶似笋,叶底芽头肥壮成朵;色,干茶绿润,茶汤清澈,碧绿如茵;香清高,兰香扑鼻;味,鲜醇,回甘生津。

茶人一位为紫笋执着一生的老人,默默守望了四十余年,培育良种,恢复了失传几百年的名贵品种,倾其所有,历尽风霜。抚今思昔,顾渚紫笋,明珠蒙尘,境遇如斯,浮沉之痛,萦绕心间……结识十余年,目睹老人为了茶,尝尽世间冷暖甘苦,他与茶的情缘,深深地感动着我。他的茶,我视为作品,具有文化的代表性。

石出蝉音泣,水落叶声息。一盏于手,缓饮沉思,身在尘世阑珊处,心怀清茗一水间……

当我们静静品饮时,是否可以记住这个故事,和故事里为茶奉献的人?

冲泡提示

投茶方法--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

茶水比--1:~1:70(淡饮,扬长避短;浓饮,优缺并现。其中紫笋茶投茶量宜稍小一些,金紫笋投茶量宜稍大一些);

水温--85℃~℃左右;

流程--投茶,杯中注入少量水,晃杯,闻香,待充分浸润,再注水至七分满。

金紫笋

金紫笋,紫笋茶之最名贵者,来源于鸠坑群体种中的良种紫笋1号,经变异优化,多年选育所得,品质较传统群体种更优良。

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显示,金紫笋内含物质非常丰富,水浸出物:46.4%;氨基酸:10.9%,其中茶氨酸:4.%;锌元素:57.9mg/kg;胡萝卜素:54.6μg/kg。其氨基酸含量约为安吉白茶的两倍,普通绿茶的5-10倍,鲜爽度极高。

冲泡时,投茶量适中为宜,若投茶量过大,则茶汤过于鲜爽,过犹不及;若投茶量偏小,则茶汤滋味稍显清淡。

8

jzs1

品种:金紫笋

产地:长兴县顾渚山

价格:2元/g

特性:形,芽挺叶初展,叶底成朵,如兰;色,干茶绿翠,茶汤金黄、清澈;香,清鲜;味,鲜爽醇和,回甘极好。形、色、香、味上佳。

9

zs1

品种:紫笋一号

产地:长兴县顾渚山

价格:1元/g

特性:形,芽挺叶展,叶底细嫩成朵,如兰;色,翠绿,茶汤碧绿、清澈;香,清新如兰;味,鲜醇,柔润,回甘很好。香、味均好,形,匀整度稍不足,色,茶汤色很好。

洞庭碧螺春

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奇山秀水出奇茗,苏州的洞庭碧螺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与西湖龙井,同属中国十大名茶。

碧螺春茶区东山、西山两镇,濒临太湖,山环水抱,冬不严寒,夏少炎热。“擅田土之膏腴,饶户口之富稠,文物萃东南之佳丽,诗书源邹鲁之源流”。秦汉时期,苏州已有茶;唐时洞庭山茶被茶圣陆羽写入《茶经》,并为皮日休、陆龟蒙赋诗唱和;宋代,洞庭山“水月茶”成为贡茶;明代,洞庭山出“云雾茶”、“雨前茗芽”;清初有“剔目”、“片茶”,逐步趋向碧螺春形状;清初,洞庭山茶俗称“吓煞人香”,经康熙皇帝赐名“碧螺春”而名闻天下。碧螺春茶区茶果间作,茶树、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花香、果香陶冶出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形,条索纤细、绒毛披覆,卷曲呈螺,叶底柔匀;色,干茶银绿隐翠,白毫显露,茶汤嫩黄绿;香,清香久雅;味,鲜爽生津,回味绵长、鲜醇。

冲泡提示

投茶方法--上投法(先注水,再投茶);

茶水比--1:~1:60(淡饮,扬长避短;浓饮,优缺并现);

水温--60℃~80℃左右;

流程--注入60℃~80℃水至七分满,投茶,闻香。或:杯中注入60~80℃水1/3杯,投茶,闻香,侯得芽叶舒展,再注水至七分满。(此法不同于中投法,后续水的目的是使茶在水中翻腾,第一泡茶汤不至于太淡。)

10

blc1

品种:群体小叶种

产地:洞庭西山

价格:元/g

特性:形,纤细、卷曲呈螺,毫显,叶底细嫩,芽叶匀整;色,干茶银绿隐翠,茶汤绿,绒毛悬浮、密蒙;香,清新,花果香显,淡雅;味,入口微苦,后甘醇,耐泡。形、色、香、味好。

注:今年所选碧螺春比前两年等级高,芽叶细嫩,香气、滋味都不错,因此价格也相应更高一些。

黄山毛峰

徽州自唐代便产名茶,宋元明清,名茶迭出,尤其明清时期,松萝、大方、云雾茶名重天下。晚明时,黄山茶崭露头角,清初,黄山云雾茶饮誉士林,光绪年间,在黄山云雾茶的基础上,黄山毛峰创制成功,一鸣惊人。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山毛峰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列,享誉海内外。

形,干茶似雀舌,匀齐壮实,锋显毫露,叶底肥壮成朵;色,干茶如象牙,鱼叶金黄,茶汤清澈,叶底嫩黄;香,清新高长;味,鲜浓、醇厚、甘甜。

冲泡提示

投茶方法--中投法(注水,投茶,再注水);

茶水比--1:80~1:50(淡饮,扬长避短;浓饮,优缺并现);

水温--85℃左右;

流程--杯中注水约1/3杯,投茶,轻轻晃动,使茶充分浸润,再注水至七分满。

11

mf1

品种:黄山大叶种

产地:黄山富溪

价格:元/g

特性:形,芽头肥壮、匀齐,毫显;色,绿润,有金黄片,冲泡后,茶汤嫩黄绿,清澈鲜亮,叶底芽叶嫩黄匀亮;香,清新,持久;味,鲜爽,回甘好。形、色、香、味俱佳。

注:此款黄山毛峰品质较往年好,从茶青的择取到制作均较往年好。

太平猴魁

唐代太平有茶,是为山茶。据史籍记载太平茶发展的脉络:上睦茶、临睦茶、尖茶、奎尖、毛峰、猴魁……太平猴魁,创制于年,于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质奖章,从此,蜚声中外。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对猴魁极为推崇,胡锦涛主席将其作为国礼赠予俄罗斯总统普京,猴魁为更多的人所知并深深向往。太平猴魁,形态特异,硕大,内质优异。

形,干茶二叶抱芽,平扁挺直,芽叶肥壮、重实、匀齐,叶底芽叶成朵肥壮;色,干茶苍绿匀润,茶汤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香,兰香高爽;味醇厚回甘,独具"猴韵"—清正、鲜活、回甘、幽长。

冲泡提示

投茶方法--下投法(先投茶,再注水);

茶水比--1:90~1:50(淡饮,扬长避短;浓饮,优缺并现);

水温--85℃左右;

流程--将茶整理整齐,根部朝下置入杯中,沿杯壁缓缓注水,约1/3杯,等待一分钟,茶叶逐渐浸润舒展,再次注水至七分满。

12

hk1

品种:柿大茶

产地:黄山新明

价格:1元/g

特性:形,二叶抱一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冲泡后,芽叶如兰,成朵;色,苍绿,叶脉绿中隐红,茶汤嫩绿鲜亮;香,鲜灵高爽,兰香持久;味,鲜爽醇厚,入口微苦,回甘持久,内质丰,耐泡。

注:此款猴魁纯手工制作,品质较往年好很多。

包装图示茶·订约

愿您:好茶常伴,会喝好茶,恬适生活,滋养生命。

联系方式:

电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hy/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