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风尘里最美的茶花
风尘里最美的茶花 ——《茶花女》读后感 再阅这部经典巨著,在秋日午后,周遭没有一丝嘈杂,只有小仲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这个静静的午后,在书卷上默然流淌。 难得有属于自己的安静时光,在书中寻觅灵魂最初的依靠,铅华中描摹一个个感人的画面。 茶花,是玛格丽特最为真实的写照。 一朵开在阴冷、潮湿、黑暗墙角的花,腐烂的土质是她天生的养料,越是黑暗,越开得璀璨;越是阴冷,越昂扬向上;越潮湿,就越鲜艳。 这茶花,怒放胜于其他任何花朵。 十里洋场,是她滋生的土壤,流光溢彩是存在的背景色调,莺歌燕舞是呼吸的主旋律。 一个在悲惨世界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玛格丽特,虽然生活在十里洋场,外表光鲜,前呼后拥,然终因饱受创伤,独自在凄惨中默然消损。 这是一个在十九世纪的巴黎上演的一幕人间悲剧,对这个饱经风霜的女人,作者不惜重墨,详叙其为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而走的一条曲折之路。 本性善良的茶花女,误入红尘,自此永世不得逃脱这个人间地狱。 虽然为了追求真爱,不惜抛弃一切,典当家产,摆脱伯爵无休止的纠缠。 然其所作的一切牺牲,终也没能博得阿尔芒父亲的认可,没能改变其特殊身份这一不争的事实。于是,在郁闷中孤独,在痛苦中离去。 玛格丽特虽然过着最为放纵的生活,但仍然保持纯真,这个妓女很容易成为最多情,最纯洁的处女。 巴黎醉生梦死的生活,燃烧不起她的热情,反倒使其厌倦。因此,她一直想寻找真正的爱情归宿。 是阿尔芒的一束光,照亮她内心深处潜藏的那份圣洁的真爱。 于是,二人远离奢靡,遁入原始的大自然,在旖旎的田园风光中互诉衷肠,忘却世俗的一切。 远离十里洋场,过安静的乡村生活,已是共同的向往。 可是他们的爱情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认,得不到所有人的答应,得不到社会的许可。 玛格丽特不争的身份,注定他们的相爱只能以悲剧形式而告终。 十九世纪的巴黎,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虽然在上流社会日日上演,但茶花女只能是一个风尘女子,纯洁的爱情在世俗的眼中只能是出身名门贵族的女孩才能享有的特权。 故,无论茶花女如何挣扎,做出何等牺牲,终也得不到想象中的一切。 偶然的萍水相逢,自此在阿尔芒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一见钟情催生的激情,使其流连忘返在十里洋场,忘却前进道路,模糊行进路线。 为得到玛格丽特的芳心,不惜重金相掷,变更母亲遗产馈赠,在赌场挥霍无度。 那怕倾家荡产在在所不惜,可无论做何种牺牲,丝毫不能填补茶花女奢靡生活欠下的巨额债款。 最后不得不臣服与父亲的淫威,用无休止的折磨回报善良的茶花女,以致使其提前离开尘世。 “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样冰清玉洁,别人有多么贪婪,她就有多么无私。” 同时,和玛格丽特出现的还有自私、贪婪成性的蒲吕珰丝,这个昔日的妓女,在人老珠黄之际,为了生计经营一家时装店,攀附正在发红的妓女,从中牟利。 对茶花女所作的一切无不受功利心的驱使。等茶花女奄奄一息之际,却又逃之夭夭。 其自私自利的丑恶嘴脸,在小仲马的刻画下入木三分,极具现实意义。 玛格丽特在受到阿尔芒极度报复之后,依旧没有怀恨在心,反倒乞求其谅解。 足见其对其那份坚若磐石的真爱。 她始终认为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是阿尔芒给予的,阿尔芒的出现,是玛格丽特走向命运终点的催化剂,使她的悲剧命运更加深化。 偶然的一束光,照亮真爱前行之路。最后,又因为这道光,促使其痛苦与世诀别。 阿尔芒的出现对于玛格丽特究竟是幸福的开始,还是悲剧埋下的伏笔。 也许只有这样的现实,才使得玛格丽特这一形象更加丰满。 就是这样一朵开在黑暗中的茶花,雪白无暇,隐约中透着尘世的光亮。 虽然这光是那么微弱,那么渺小,最终还是被黑暗势力所吞噬。 但其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殊荣,使千万读者和观众一掬同情之泪,在亿万读者中流传至今。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jz/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理茶花有些什么独特
- 下一篇文章: 湖北唯一国家刚刚宣布荆门这个县获评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