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原产于东亚,生长在海拔-2米的高度,野生物种分布于中国、日本、老挝、缅甸和泰国,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

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2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鹃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年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公元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据记载唐贞观元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宋代对杜鹃花的栽培又有新的发展,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南宋《咸淳临安志》:“杜鹃,钱塘门处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苏东坡有南漪堂杜鹃诗,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说明杜鹃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见。

明代对杜鹃花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凉《水昌二芳记》,年《大理府志》、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记载。如年《大理府记》中,记载杜鹃花谱有47个品种,大理的崇圣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种杜鹃,并育成五色复瓣品种,《草花谱》记有“杜鹃花出蜀中者佳,谓之川鹃,花内十数层,色红甚;出四明(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层,色淡”。

清代已经有了杜鹃花的盆景造型,朱国桢《涌幢小品》记有“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鸟鸣时开,有两种,其一先敷叶后著花(先叶后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后敷叶(先花后叶)色淡,人多结缚力盘盂翔凤之状”之名。而且对杜鹃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经验,记载也多,如《花镜》《广群芳谱》《滇南新语》《盆玩偶录》等。嘉庆年间《苏灵录》将杜鹃花盆栽列为“十八学士”第六位。道光年间《桐桥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鹃、山茶、山鹃”的记载,说明此时中国内已引入国外杜鹃栽培了。

高山杜鹃喜冷凉、湿度大的环境,由于树冠大,需水量也大。根系发达,为浅根性树种,栽培基质宜疏松,含丰富腐殖质,土壤团粒结构良好。高山杜鹃不耐高温,超过35℃生长不良,但可耐-10℃严寒。

景星岩有高山杜鹃,岩海拔米,三面悬崖绝壁,与神仙居景区相邻。景星岩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象一艘巨型的大轮船停泊于此,过去只能徒步攀登“十八盘”才能登顶,当前有两台高速电梯可直通山顶。整座山体南北长,东西狭,如一艘巨轮遨游云海。

山上峭壁、奇石、古松等组成的奇特景观有40多处。因景星岩横空出世,突立众山,巡崖四望,见万山连绵,龙盘虬结,不见首尾。每当中秋月圆之夜,置身于望月台,但见碧空万里,如盘皓月,缓缓从东方升起,望月台旁有映月池似铜镜将天上明月倒映水中,山风微吹,碧波荡漾,天水一色。

东盘山被称为宁波的小武功山,东盘山山道,是指从北仑春晓镇三山村到上车门村的山道。东盘山山道蜿蜒曲折沿着山峰向着前方、向着上方陡峭地延伸着,风光秀美,沿路有竹林、茶树、溪流、寺庙等景观。

适宜于四季攀登。昆亭村后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白岩岗、炮台岗和横山岗。

金峨山山势挺拔,峰峦叠翠,多奇岩怪石,溪涧跌水。大梅山五峰耸立,形如迎风怒放的五叶莲花。金峨山孤峰插云,状似展翅飞翔的天鹅,登临峰顶可远眺宁波城的繁荣景象,又可俯观象山港的海天一色。景区生态环境良好,植被完整,碧山幽谷,茂林修竹,青松翠柏,尽现自然山水之美。横溪穿流其中,清灵静谧的横溪湖;山花遍野,鸟语花香,犹如世外桃源。风景区景色随四季而显现惍无穷的变幻,给人以自然造化的美妙享受。

金峨山有两个村庄,因为它的名气其名为“金峨村”。它们分列在金峨山的两侧,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东边的金峨村归属鄞州区横溪镇,西边的金峨村归属奉化区西坞街道。

关于村子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金峨山上有两只修炼的乌龟,常常出来祸害当地的老百姓,被云游路过此地的太白金星知道了。太白金星上告天庭,玉皇大帝于是派王母娘娘身边的金鹅大仙下凡。金鹅大仙来到这里,化作大山将两只乌龟镇压,从此这里太平起来。这座大山从天空看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人们为了纪念金鹅大仙,被人称为金鹅山,后来改为金峨山。

宁波的古村几乎都有一条穿村而过的溪流,金峨村也不例外,一个宽阔的溪流从村边缓缓流过,蜿蜒曲折地注入金鹅湖。湖边古树参天,沿着溪上的石桥走入村子,就可以看到粉墙黛瓦的古宅。这些老房子里大多都栽着一棵树,青翠的树叶越过灰砖墙,从墙头探出身来,在古朴中彰显着青春的活力。金峨村是横溪镇打造的”美丽乡村风景线“的其中一个驿站,如今走在村子里到处是风光。

金峨山杜鹃林在金峨山的西山坡,属于奉化区金峨村所有,有一条山路蜿蜒地通向山顶,驱车可以到达杜鹃林的山脚下,因为便捷成为看花要道,时常被人提起。四月的金峨山,一片翩然绿韵、枝枝点红,盛开的杜鹃花染红了整个山坡。蔚蓝的天空,深浅不一的映山红,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杜鹃林经多年的扩张,面积已近亩,是全市单片面积最大的野生杜鹃林。除了杜鹃,山上的茶花、樱花也盛放争春,还有吐绿的银杏、嫣红的枫树,仲春时节的金峨山,可谓是一步一景。

金峨禅寺位于金峨山之麓的鄞州区横溪镇金峨村山岙内,创建于唐朝大历元年,已有1多年的悠久历史。相比奉化金峨村,鄞州金峨村显得低调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它,然而那里一样可以登山看杜鹃花,也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唐朝时期大量人口迁徙,金峨山周边的山岙里逐渐有人搬来居住,开始形成村落。南宋时期定都杭州,宁波成为近水楼台空前繁盛、人才辈出,金峨村及其周边同样繁盛起来,成为鄞南的重要商贸重地,金峨村旁边的金峨寺就是在这个时候创建起来的。

金峨寺风景秀丽,寺院旁边有一条崎岖的古道,通往山上的观音岭,故名观音岭古道。观音岭古道旧称团瓢山古道,开凿于唐朝时期,至今已有多年,由鹅卵石铺成,沿路竹密林藏,溪水潺潺,是横溪八大古道之一,沿途风光无限。顺着观音岭古道往山上攀爬,可以到达观音阁和金峨山顶,以及金峨山杜鹃林。人们多从奉化金峨山登山,是因为那里路面平坦,如果选择从观音岭古道上山看杜鹃花,会消耗体力一些,却能领略到不一样的旖旎风光。

欢迎大家光临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jz/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