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4日至5月29日,一年一度的“佳士得香港春季拍卖会”即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办。本场佳士得拍卖,总设14个专场,总共拍品件,涵盖“书画、瓷器、玉器、佛教雕塑”等多个品类,可谓中西艺术尽融。今季拍卖将由赵无极的巨型三联作领衔,此画作是其尺幅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亦是这位艺术家首度亮相于拍卖场的最重要作品,估价已高达1.5亿港币,有望再次刷新亚洲拍品最高成交纪录,超越《苏轼木石图》。更多精选拍品包括吴冠中、傅抱石、李可染、刘国松的杰作。除此之外,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方面将带来五代/北宋木雕菩萨立像一对,以及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纹大尊,一枚璀璨耀目的26.42克拉喀什米尔天然蓝宝石胸针亦将会是焦点所在,均有望破亿。年佳士得香港春拍,预计总成交会超过去年秋拍,超于27.5亿元港币,为让大家更直接的欣赏到本场拍卖中的中西顶级艺术,我们特意选择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专场,估价最高的出类拔萃的拍品,整理成此份讯息,以飨藏友。20世纪与当代艺术专场三联作-本场全球大型春拍,20世纪与当代艺术专场的赵无极《三联作-》估价位居榜首,价位1.2亿元港币到1.5亿元港币之间。佳士得认为此副作品是艺术家有史以来拍卖的第二大画作。赵无极在和年年间绘製了7幅大型三联作,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2幅问世拍卖市场。《三联作-》是80年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艺术家透过对比鲜明的颜色重述自己的创作演进历程:画幅边角用色深邃,让人想起赵年代的作品;画面的中央则如开云间日般光芒璀璨,可谓赵氏晚年唯一一幅与多位艺术巨匠直接对话的大成之作。佛教艺术的荣耀专场北宋木雕菩萨立像该专场拔尖拍品为《北宋木雕菩萨立像》,估价在万—万港元。这是在大约年前的10到11世纪之间制作的,1.7米立高,令人印象深刻。“这一时期的木制雕塑非常罕见,让一对幸存在一起几乎闻所未闻。”专家解释道。如此硕大、保存良好而又成对的木雕佛像非常罕有,且来源有绪,最初由日本知名古董商山中定次郎(—)获得,年著录于山中商会图录。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瓶青花瓷一直是拍卖场的经典天价藏品。本专场夺人眼球的即为清雍正青花折枝花果纹大尊,估价在万~万港元之间。此种器型甚为罕见,因高已达59厘米,故被专家称之为大瓶,器呈撇口,粗颈,腹下垂,圈足,应是由玉壶春瓶演变而来。此瓶颈部自上而下依次绘有卷草纹,如意头纹,缠枝莲纹,如意纹,缠枝莲纹,莲瓣纹,双如意纹构成陪衬纹饰,突出树舒招展缠枝,缠绕不绝的缠枝莲纹,再由卷草纹与缠枝莲纹作起收之势,合力完美构成颈部吉祥图案。腹部均以莲瓣纹为始终,亦构成陪衬纹饰,以尽显六种水果和花卉之美,包括山茶花、石榴、桃子以及甜瓜。胫部则以海水纹收尾。整件青花,构图多样而和谐,绘图精细而美妙,尽显皇家风范。此青花尊源自瑞典传教士、外交家暨商人拉尔森(FransAugustLarson,—)。拉尔森从至年定居蒙古及中国华北,精通蒙古语,中国政要如袁世凯、蒋介石等都曾向拉尔森咨询有关蒙古及边境事宜。“二战”爆发后,拉尔森举家乔迁美国,此后此青花大尊一直在其家族中流传,直至今年才首次亮相于市场。中国近现代画专场杜甫像本届拍卖会,近现代画专场以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杜甫像》占得头魁。估价在万元至万元港币之间。历代画作表现杜甫,多注重形象,而此作将杜甫形象置身于万竿松林之中,实属画家创新之举。傅抱石可谓是20世纪中国艺坛借古开今的大家,他的作品完美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平衡。傅氏立足于坚实的中国艺术史学术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在传统材料上革新绘画技法,寻找到一条全新的路径,将历史题材与中国近代语境联繫起来,使得历代流传的经典主题在时代语境下重新焕发生机。《杜甫像》成画于年端午,正是画家离世前一年。画家在六十年代的技法已经如火纯青,少了四十年代阴郁之气,多了盛年成熟期的秀逸洒脱。此作作为傅抱石人物画的经典题材,在画家的艺术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浮生闲趣专场清嘉庆御用白玉交龙钮方玺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是至尊至贵之象征,有着强烈的皇家属性。本季“浮生闲趣”专场严选反映中国文人雅趣的精致文房用品及器物。尤具历史及收藏价值的是一方清嘉庆御用白玉交龙钮方玺(图3),印文刻“周甲延禧之宝”六字,是嘉庆皇帝六十大寿的重要贺礼。此玉玺估价在万至万港币区间。根据清宫《活计档》记载,此宝玺的制作时间是嘉庆二十三年()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正是嘉庆六十生辰的前一年。“禧”字有幸福吉祥的意义,纪念嘉庆皇帝周甲六十大寿之禧,再延伸至九州天下,成为百姓之禧,物阜民丰,正是嘉庆皇帝“周甲延禧”的真义。禹火紫霞专场明初钧窑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钧瓷自古以来就有“家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今年的佳士得春拍,钧瓷即印证了此说法,一件明初钧窑葡萄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被估价万~万港元,位居钧瓷拍卖专场首位。钧窑水仙盆,结合天蓝及葡萄紫二色,明艳摄人,属中国陶瓷史上最耀眼之作。此器发色浓丽典雅,极为珍稀,釉色布局更是脱俗非凡,独一无二。盆内施天蓝釉,纯正亮泽,可见钧瓷特有的「蚯蚓走泥纹」,外壁葡萄紫釉华美夺目,然最是特别之处为其底足,上缘紫蓝交融,再以天蓝渐变融入盆底及三足之褐青釉,如意足缘更以鲜亮宝石红色缀镶。宝方阁官窑瓷器珍藏专场清雍正御窑洋彩瓷红地开光牡丹纹盌洋彩被誉为彩瓷之冠,其地位甚于珐琅彩瓷。洋彩瓷乃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是乾隆至爱,藏之于乾清宫,供皇帝闲暇赏玩,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作为中国古陶瓷顶峰时期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蕴涵着皇家的艺术性情,显示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此次宝方阁官窑瓷专拍,即以清雍正御窑洋彩瓷红地开光牡丹纹盌为(一对)主打,估价在万元至万元。此盌原为美国重要收藏家史蒂芬·琼肯三世(StephenJunkunc,III,-)珍藏,后曾经香港佳士得年5月1日拍卖,并着录于年《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回顾——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精选》一书,来源有绪。拍品盌内素白,外壁以珊瑚红釉为地,均匀分布三朵黄地开光,上绘红彩牡丹。足圈内施白釉,底青花双方框内书“雍正御制”楷书款。类似纹饰的雍正御制款盌十分罕见,巴黎吉美博物馆藏有一件相似盌。此外,在香港年出版的《海内外徐展堂·中国艺术馆藏品选萃》一书中,也收录有纹饰、彩料类似的杯碟一套,然其开光内花卉色彩皆与拍品不同,则本拍品或为孤品。中国古代书画与澄怀堂美术馆藏品行书七言诗卷今年的春拍,中国古书画领域以文征明的一幅书法作品《行书七言诗卷》为代表,官方估价在万元至万元之间。据雅昌拍卖数据显示,此副作品有望成为文征明艺术作品中最贵,价值最高作品。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是明四家之一。此副行书七言诗卷,是由文征明亲自作诗,而后题写而成。四绝已有两绝融于此副作品,其价值已不言而喻。释文:“故人踏雪到山家,解带高堂物华。偃蹇青松埋短緑,依稀明月浸寒沙。朱帘卷玉天开画,石鼎烹阠晚试茶。莫笑野人贫活计,一痕生意在梅花。”这篇行书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笔法多用中锋,线条苍劲有力,带有黄庭坚的笔法精致名表专场Excalibur12生肖名表专场,是由《Excalibur12生肖》领衔,此表在世界历史上首开先河,设计主题首次采用圓明園海晏堂大水法(十二兽首水钟喷泉),极具历史价值与工艺价值,估价为万元至万元港币。此錶由一中國收藏家向品牌特別訂製,共打造了十二枚。表盘上以十二生肖兽首雕像为小时刻度,兽首造型为大水法之微缩版,以人手精制,只有几毫米高但却包含原设计所有细节,兽首底部的雕刻概念来自长城,表盘中央之绿色珐琅配黄金纹理取材自圆明园阳台之台阶,二十四分隔的表圈除代表每天二十四小时外,也代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十二时位置之兽首以马代鼠,因马代表午时,为每日阳气最盛之时,正好取其正能量之意。表背之十二时辰篆刻出自温州名书法家之手,机芯之自动摆陀为巧妙设计的腾龙,以龙爪牢抓摆陀中央,并不断转动为机芯上发条。此表极富中国特色,錶主透过与品牌的紧密合作,旨在重现昔日圆明园海晏堂大水法的宏伟景象,并象征性地把当年流失的国宝寻回。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专场拉枕形鲜彩紫粉紅色IF钻石戒钻石,意思是坚硬、不可驯服。钻石号称“宝石之王”,是西方世界上公认的最珍贵的宝石,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宝石之一。一枚璀璨耀目的3.44克拉枕形鲜彩紫粉紅色IF钻石戒指被佳士得认定为本次专场拍卖的钻石之冠。其估价已达万至6万元港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wh/1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