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云南网」

你对昆明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是五百里滇池的流光溢彩,是红嘴鸥盘旋在大观公园的碧瓦朱檐,是在烈日下晒得黝黑,在安宁温泉里泡出安宁感,是陶醉在菌子火锅的氤氲鲜香,是迷失在斗南花市里的买买买,是浸泡在文化巷的精神乐土……

《昆明》海外版读书分享会举行

12月24日,昆明市情海外版首刊《昆明》读书分享会在昆明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昆明》内容受访者代表亲自带领现场“阅读者”,和主编、读者代表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昆明故事体验。

“在对外交往中,需要一个‘友好’的见面礼,丰富的城市推荐文本中,也需要一个感性的‘昆明’。”书籍主编张晓明介绍,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的对外交流工作者,一直以来,他们试图用一种简单和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讲述昆明。于是,《昆明》因运而生。

本书以城市参与者的视角,邀请了53位居民,有学者、艺术家,有花农、花贩,有厨师、运动员,有保洁员、卖菜者,有外国人、市井老人等。他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53段故事,让读者体验到53中昆明的“好在”。

当天读书会上,其中的几名书中“主角”来到现场为读者讲述自己在昆明的故事。

“亲近滇池,是刻在昆明人灵魂里的特质。”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秘书长李羿娓娓道来,从滇池水域的历史变迁,讲述昆明自然的优势。

“来昆明度假的客人,千万不要错过我们的昆明植物园,特别在春节期间,你们可以体验到娇艳多姿的各类山茶花。”中国科学院昆明职务研究所教授王仲朗作为云南山茶的代言人,随时随地不遗余力地推广山茶。

“让我在昆明停留时间长的最大原因,是因为在这里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艺术家、诗人、音乐人等等。”昆明CGK当代美术馆副馆长谢飞(美国人)说,他比较钟爱翠湖和文化巷一带。

“我们的歌曲和乐器,是一种非常原生态的人与自然的交流方式。”云南民族村艺术家罗凤学在演播厅奏响各民族的乐器,令读者仿佛置身于大山里,忽而鸟啼虫鸣,忽而情人呢喃,忽而欢声打跳……

“当人们来到我们古滇青铜文化展厅时,无一例外都会发出由衷赞叹:有趣,生动!”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樊海涛说,古滇青铜器富有创造性,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细致逼真,众多贮贝器上栩栩如生的人物、房屋等雕铸形象,让人们仿佛看到了年前滇池地区人类社会的真实场景。

透过书中“主角”的领读和感悟,读者能真切触摸到一个真实感性的昆明——四季如春的天气,五彩斑斓的鲜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朴实细腻的生活场景,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不止如此,书尾的“昆明愿望清单”,更令人回味悠长——迷失在篆新农贸市场的喧嚣叫卖中、体验一日需着四季衣、米线十天不重样、在尤加利的清香中漫步盘龙江畔,听一场百转千回的滇剧、抿一口茶铺老伴刚地上的一道普洱、看彩云之南的朝霞和夕阳肆意燃烧……

云南网记者张雁群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xt/1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