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保单位大运河洋关旧址走读记
京杭大运河,拱宸桥畔,有一处运行了五十年,历经清朝、民国两个历史朝代的杭州洋关,全称为“杭州关税务司署”,其旧址作为我国现存建成年代较早的海关设施之一,是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见证。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大运河——洋关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月21日,陶德福老师带领我们来到拱宸桥畔的杭州市拱墅区温州路号,医院(医院),来看当年洋关遗留下来的9、10、11号楼,其中,9号楼为原税务司楼,重檐;其余两楼皆为单檐——三幢建筑,全都是“西学为体、中学为顶”的建筑风格。 所谓“西学为体、中学为顶”的建筑风格,就是说,看上去象英式洋楼,有回廊、多券顶元素,而屋顶四面落水,是中国式的歇山顶式建筑。楼上楼下四面建回廊,设栏杆,屋内木扶梯、木地板,构造结实,风格统一。经许可,我们登上了9号楼观看。 说起来,设立洋关也是伤权辱国的体现。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枪炮使清政府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迫使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地区设立多处通商口岸并划定租界、设置洋关,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接受他们委派的本国官员担任税务司(海关最高行政长官),以此控制清政府关税自主权,进一步实施经济侵略。 查阅资料得知:年9月26日,根据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电令,杭州海关开关。10月1日(农历8月25日)杭州府、仁和县、钱塘县的官吏及有关洋务委员均前往洋关。举行了隆重的正式开关仪式,海关道观察邹渭清穿戴朝服,恭设香案、望关谢恩。然后更衣开座,僚属依次上前叩见。英人税务司李士理也前往杭关恭贺开关,当地官员、绅士几乎全部参加了开关盛宴。是日,杭州海关对外正式宣布开始征税。 杭州洋关作为杭州对外进出口贸易的监管实施机构,其主要职能对出入杭州口岸的各种货物进行监管;征收税钞;会同水上警察部门查缉私运。但杭州关的历任税务司都是外籍洋人,关税大权掌握于外国人手中,主权丧失殆尽。年6月至年,经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杭州关税务司共23任,外籍洋人税务司14任(其中,英籍9任、俄籍1任、法籍2任、日籍2任);华人税务司9任。年6月至年5月,杭州关税务司一职均由洋人担任,把持海关行政大权长达33年。 杭州关进出口商品丰富,贸易额大,居我国中部16个通商口岸重要地位。杭州关对外贸易所达范围,几乎遍及亚、欧、美、澳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商品主要有鸦片、锡、染料、雪茄(卷烟)、人造丝、煤油、稻米、纺织机、苏打、火柴等。出口商品主要有茶叶、生丝和丝织品、纸扇、围巾、甘藍饼、油菜籽饼、烟叶、蟾酥等。 但是杭州开埠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倾销鸦片和工业品,外国商品大量输入,进出口贸易额入超十分严重,日本租界的设立更加深浙江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本地及附近各县民族资本大受打击,大量的财富源源流向国外,这种贸易实际上是搜刮中国人民财富的掠夺性贸易。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长驱直入,于年底占领杭州。不久,拱宸桥畔的洋关,成为日本占领军的宪兵司令部。年9月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杭州洋关又成为中国守军受降之地,日寇驻拱宸桥所部向国民党中央军校缴械投降。现有“抗战历史纪念碑”立在9号楼前。#百家周游记# (欢迎朋友们阅读后,点评、点赞或转发,以示鼓励。谢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xt/10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极少人抵触的洋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