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五一夹山茶叙对话坛经
第一天对话《六祖坛经?行由品》 夹山寺明禅大和尚和北京行政学院张耀南教授在祖庭禅茶院对话《六祖坛经·行由品》,旨在让受众熟谙《六祖坛经》,奠定学好《碧岩录》的重要基础。对话深入简出、句句不离自性菩提、不离祖师西来意、听闻者欢喜赞叹、受益无穷。 第二天第二天:共话《碧岩录》夹山管理处杨书凡主任、夹山寺明禅大和尚和北京行政学院张耀南教授等共话诞孕于夹山的“宗门第一书”《碧岩录》。茶叙就举办《碧岩录》研习班、余种国内外《碧岩录》版本的收集进行了商讨。 延伸阅读1、什么是《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1]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六祖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惠能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2、什么是《碧岩录》? 《碧岩录》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出自禅茶祖庭夹山寺,是宋代著名禅僧圜悟克勤大师所著,共十卷。书的内容即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和圆悟的评唱组成。每一节的具体结构是:一、垂示,即对该则的案例提示纲要,加以引介。二、列出公案案例,其中夹注著语或评语。三、对该则案例加以评唱。四、列出雪窦重显的颂古诗,其中亦夹注著语或评语。五、对颂古诗作解说性评述。此书撰成后,在禅林享有盛誉,向有“禅门第一书”之称。雪窦大师的颂古百则,向来被认为是禅文学的典范之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xt/1159.html
- 上一篇文章: 原来福音山茶的情话可以这么美
- 下一篇文章: 云南茶花价格买红豆杉兴隆园艺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