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春天之花
春天呀,向来都是备受诗人青睐的季节,繁花似锦,百花齐放,那各个诗人心中的春天的花是什么呢? 迎春花迎春来,送冬去,迎春花,小枝细长,看似柔弱实则坚强。迎春花又名报春花、黄素馨、金腰带。它小枝细长,枝条披垂,叶丛翠绿。冬末至早春,迎春先花后叶,花色金黄外染红晕,有清香。因为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花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我国常见的花卉之一。 此处提醒,云南黄素馨和迎春比较像,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迎春会落叶。 《中书东厅迎春》宋·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十分喜欢迎春,曾称迎春花"不随桃李一时开",并说"杏园"这样的皇家园林,也不敢不让迎春花入住,因为初春无花之时,也只有迎春花可看。 瑞香早春时节,寒意犹存,,瑞香花却悄然绽放,吐露芬芳。瑞香以香著称,《群芳谱》称它是“麝囊”。,瑞香又名瑞兰、千里香、睡香、蓬莱花等。民间也称雪冻花、夺香花,为瑞香科常绿小灌木。瑞香栽培的历史悠久,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在楚辞中称作“露申”到宋代则广为种植,后传入日本,现广泛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温暖地带,瑞香早春开放,花成簇生于枝顶,有红、紫、白、黄等色,金边瑞香是瑞香的变种,以“色、香、姿、韵”四绝蜚声世界,是世界园艺三宝之一。 《瑞香》 宋·杨万里 买断春光与晓晴,幽香逸艳独婷婷。 齐开忽作栾枝锦,未圻犹疑紫素馨。 绝爱小花和月露,折将一朵篸银瓶。 今年偶忆年时句,倦倚雕栏酒半醒。 瑞香的香其实并不浓烈,花小香轻,非常契合宋代文人审美。苏东坡对瑞香含蓄的气质倍加欣赏,赞其:“骨香自不知,色浅意殊深”。 水仙每逢新春佳节,爆竹声声,水仙花竞相开放。因此水仙花历来被看作是祥瑞之兆、吉祥之花。象征辞旧迎新、吉祥如意、团圆美满。水仙也成为最受欢迎的年花之一。中国水仙都特色鲜明,单瓣型颜色洁白,6片花瓣,花心有一圈金黄色的副花冠,像杯盏“花似金杯荐玉盘”所以别名“金盏银台”或“金盏玉台”。 《山礬代山谷改评》宋·艾性夫 刻玉珑鬆万万葩,暖香薰透小窗纱。 水仙未可呼为弟,此是春风第一花。 水仙是少有的可雕刻的花卉,能塑造成千姿百态。每到春节,不少地方都会举办水仙花展。展现“凌波仙子贺春来”的景象。水仙花期“早于桃李晚于梅”。在百花凋零时,岁寒三友松竹梅有叶无花或有花无叶。水仙却花叶并茂,所以宋代诗人方岳赞她“岁寒不改雪霜姿”。水仙又与梅花、茶花、迎春花并列为“雪中四友”。 杜鹃花花相,花王都不如我花中西施好看,杜鹃花种类繁多,花、叶兼美,花冠漏斗形,花色绚丽,有深红、淡红、杏红、紫、白等多种色彩,又名映山红。春季满山开放,像彩霞绕林,也被誉为“花中西施”。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广泛栽培。 《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当然还有很多花,篇幅有限,就不赘述了,你心中的春之花是什么呢? 本文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xt/6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茶花A原创从梦的中间渗融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