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不只是在远方广昌县作协苦竹寻秋记
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92379.html 诗并不只是在远方 作者|张明辉编辑|二宁 写于:.10.22晚 金秋十月,县作协会员“苦竹寻秋”。 组织一个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说走就走的出行,从仓促的提议到落实就两天时间,决定出行方向为苦竹,也正是基于对苦竹秋天美丽的认同。 从县城出发,第一站为凤凰山。对于凤凰山我并不陌生,来过多次,每次来总有惊喜总有故事。 二十人的队伍跨过那座独一无二的桥梁,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展现在眼前,一条蜿蜒曲折的河从中缓缓流过。露珠尚未消融,大伙不顾湿鞋穿过那片已经收割完的稻田,拍摄着那片土地,几头牛好奇地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也便成了镜头中的风景。 接着,大伙开始登山,凤凰山并不高,也没有凤凰,就是一个小小的山顶,孤零的伫立。登山的过程并不艰辛,而是一个非常愉快的旅程,大家相互拍照,从不熟悉到熟悉,欢声笑语乐在其中。 凤凰山的美并不是美在其本身,而是在于登山过程中目及之处的美景令人陶醉。登顶之后,极目四望,四面皆景,移步换景,草地、河流、丹霞山川、绿色山坡、公路、村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在四面八方分布着,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七十岁的汤老,跟年青人一样,一点也不落后,由衷地敬佩!如此美景,合影留念是必须的,镜头里每个人神采奕奕,伸出大姆指,你是最棒的! 离开凤凰山,继续苦竹行进。行三公里左右,离路不远处,有一处小瀑布,大家决定前往一探究竟。瀑布水流不大,曲折地分为三层,水流清澈。大家迅速而自然地到分散瀑布的上中下位置各司其位,下边的人拍摄上边的人,上边的人拍摄下边的人,所有人都已溶入自然成为彼此的风景。由于石滑,此地小插曲,桃芳滑入水中湿鞋,真真摔跤差点掉进水潭,我自己摔跤差点掉入水潭。中午,苦竹中饭,其乐融融。之后,大家互相欣赏拍摄的相片,欢乐一片。稍作休息调整,决定前往严坑探寻大山深处的大瀑布。从苦竹街出发,过桥右行,朝着大山深处方向前进。狭小而蜿蜒的水泥路,两旁植被繁密,汽车穿行其间,就象行走在大自然深处,向上、再向上,向大山的腹地推进。行至一小村庄,几户人家零散分布,泊车于此,开始徒步。山中的深秋,颜色总是那么多彩斑斓!秋天的感觉,在这里显得格外明显。路已荒芜,一排人行进在荒草丛中,探索前行,沿着一条小河,穿过一片竹林,隐约听见水的轰鸣声。行至一分叉路向下,地势非常陡,有人工修路的痕迹,但早已荒芜长满杂草,那种长满刺的草粘每个人一身的刺,大家都成了小刺猬。小心翼翼下了一座极陡的坡,再回头看原来已是下了一座高山。从听水声,总感觉不对劲,好象离瀑布越来越远,果然后面汤老传来信息已经错过了路口。返程上山行至半,由于前往瀑布的小路早已杂草丛生找不到,开始有人打退堂鼓。继续沿路搜索,感觉一处好象曾经有小路的模样,我和桃芳决定先行打探。钻入灌木丛中,各种藤条缠脚,枯木挡道,往前行进,隐约看见有银色水流倾泻而下,顿时一阵惊喜。一边招呼大家前来,一边顺山探路,此时早已无路,拉着树枝、藤条、毛竹,一步一步下探,就象灵活的野猴。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相互支援,相互帮助,最后一个一个降落到半山腰的巨大岩石上。此时,长龙的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九曲十八弯,异常壮观。水流强大力量常年累月的冲刷,形成一个个深深的石池,成就一泓泓碧绿的清水,此情此景,美丽震撼,劳累已经消退,大家心里就一个字,值!此处也有小插曲,阿拉丁向上寻瀑过程中不小心滑落水中,人、相机、手机全湿,幸好未受伤。小余老师手机滑落,顺水冲入下边的水潭,大家努力搜寻未果。小小的意外,并没有令人沮丧,而是提醒大家更加小心谨慎更加斗志昂扬更加团结友爱。瀑布、流水、空灵的山谷,温柔的风,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如此惬意!稍作休息调整,大家一鼓作气手脚并用攀登上山,沿原路返回,此时脚步变得轻快,煦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有爱的感觉,劳累并快乐着,留恋忘返,在这山水之间。安全返回县城。今天,是满满的一天、充实的一天,是充满挑战与激情的一天,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一天。一天之中,作协会员们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和谐共处,不断挑战和战胜自我,此次活动圆满结束。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总结、增长经验,在以后的户外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和能力。诗和远方,诗并不一定只在远方,只要热爱生活,诗就在我们身边!附部分作协会员作品 《望海潮·秋》 文|邱虹 天高云淡,溪澄山黛,又逢旖旎清秋。长径曲蹊,苍藤野果,不输春日芳洲。初犊正哞哞,对横笛牧竖,翔舞沙鸥。草态花颜,晴光丽色镜中收。 枯荣牵动情幽。有美人悸暮,羁客登楼。萧瑟竹风,苍茫落照,平添几缕闲愁。莫管月如钩。且相邀清影,笑对樽瓯。滚滚红尘急度,眼下最当留。 《走进秋天》(组诗) 文|太阳黑子 《走进自然,走近秋天》 走进风凰山,就走近了秋天 站在山顶 头顶上的蓝天,阳光 明亮的没一点皱纹 眺望远方,层叠的景致 飘来甜蜜的鸟鸣 近处,侧耳聆听森林的呼吸 就在身边,红叶染过秋风 浓缩了秋天巨大的美 走进这里 充满了无限的想象 贴近自然,在十月的怀里拥抱阳光 此刻,心已沉浸 沉醉在——让远方的人,和你一起 慢慢的进入,走进万物的内心 走出家门,走进自然 就进入了更辽阔的天空 在你的腹地 我看到,我的灵魂披满了金黄 《秋天的牛》 稻谷已经收割 远处望去 田野里还有金黄的色彩 几头牛悠闲的在田里吃着稻草 不远处,一个老农在门口晒着稻谷 晒完,他来到牛的旁边走了一圈 太阳照在他们的身上 似乎在讲述着他们隐秘的部分 《枯木》 一根枯木在山顶上 孤独的伫立在那里 像一位老者 迎接我们的到来 仔细的看,让人联想到 一定是某位 山的守护者遗留的灵魂 天瓦蓝瓦蓝的 阳光直射在它身上 我担心,时间久了 它黝黑的身子会不会自焚 《空旷的田野》 在一条山间小路上 我们向前走着 路边的田野空旷 稻谷已经收割 走在前面的人 停驻 一张又一张的脸 屏住呼吸,神色紧张 眼睛花开似的闪亮 没有谁大声说话 都把手指放在嘴边 别吱声 在田中央 两只白鸟仰起头踱着 向天空展示它们高傲的幸福 每个人的脸都出现 一样的笑容 从舒展的笑容里 就知道 大家都不愿打破 白鸟的这种自由 这种形影相随的温暖 太阳照在山林 碧绿的森林里鸟儿在歌唱 突然,白鸟 升空飞起,空旷的田野只留下 寂静暗淡 《废弃的电站》 也许我们是它的第一个访问者 也许我们是第一个送给它声音的人 这是否可以认为 我们拾起了一段历史 并揭开了曾经埋没在这里的伤痛 一定是我们的造访惊动了它 使它不堪回首的往事被重新披露 也许是我们的不该,才会有 余裕容的手机失落水里 丁健的相机被水浸湿 我想,它就是想慢慢让自己在这里腐烂 也不让自己的画面流露人间 汤忠老师凤凰山诗画作品 《苦竹寻秋》 作者|段真凤凰山上金铃开,严坑林边影徘徊。 纵是寻秋多险意,犹盼开年君再来。 《秋日凤凰行》 文|邓桃芳 久闻凤凰山水,风景极佳,于这秋日周末,与作协同仁一道前往凤凰山,临清流而止车,观秋黄于平野,登临峰顶,下临山澜,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一路走来,一路风景。 行车于蜿蜒的路途中,不时掠过参差的房舍,挺直的青松,金黄的稻田,抑或是一弯河流,几处红崖,车时而西,时而南,时而北。不觉间已驻车于河旁,凤凰山已在眼前,但见山峦起伏,郁郁苍苍;其下旷野,秋草微黄。 阳光甚好,秋风宜人,河水清澈,漾漾行远。捧一手流水,漏下千万;洗一把脸颊,清凉心爽。踏上山下旷野平畴,置身其中,方知秋深。枯黄的秋草漫随眼际,毡毯般铺远,一任浅草没我双脚,手机贪婪地攫取着眼前美景,任是露水湿鞋,也全然不顾,只期望印入脑海,刻进心间。 请原谅我们化为一个个贪吃蛇,而这山这水这野这草若有情,我想定会给予我们一个鼓励的微笑。许是我们得了这个微笑的鼓励,于是阿拉丁的相机下秋草露珠是那么的唯美,汤忠的心间定然已绘着丹青,而人生旅途、太阳黑子的脑海中或正激荡着瑰丽的诗篇,那簔笠翁、余儿、真等人脸上漾着的笑容难道不是一首首对秋的颂歌? 心下恋恋,我们终究舍了田野,折身山道中。凤凰山路崎岖,松针枯叶铺着一路秋意,踩在上面沙沙有声,犹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岁月有心,荣枯了多少春秋啊。山路早已砌就,你来或是不来,都静静以待。其实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别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或者曾经的你为未来的你负重前行。 弓身上行,是我们攀登的姿态;欢声笑语,是我们前行的状态,而山顶有诗,引着我们步履不穷。当我们偶尔回顾,那念念不舍的秋野平畴犹如一块黄色温润的宝石,镶嵌在四围翠色中,尤惹人注目。终于登顶,极目远眺,南则丹霞山貌,峰如螺髻;北则山脉绵延,郁郁苍苍;东山高低错落间秋野青黄一水中分;西山依次递减中一河东来蜿蜒如带;再有房舍几处,墙白瓦黄,或藏身绿树掩映间,或孤立田野路道旁。 河流、公路、田野、村舍、丘陵、山岳……或青或黄,或苍或黛,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大自然用如椽大笔描绘着这秋意凤凰。有人说,如果春来,则满目青翠,田野中蓄满水,有如明镜,倒映蓝天白云;河水蔚蓝,逶迤山野间,一河云作烟,听之不由心神向往。来年春天,定然前来,看看是春风十里犹胜一筹,还是秋意几分独领风骚。 常恨美景看不足,又作分别不忍间。辞别凤凰向西行,寻瀑山间翠竹林。瀑布离路不远,转过三道弯,眼见三叠瀑,欣喜之余,一不小心,石滑落水,真是一失足成双脚湿,再回岸已是笑一片。由此而始,有人脚踩不当,一足湿透;有人腾跃未起,已是五体投地;更有湿滑惊魂者,差点举身赴清池,虽多意外,却也引笑声无数。 午餐小憩过后,更向严坑深山处进发,一路秋阳相随跋山涉水,几只白鸟田间意态轻闲。苦竹不愧为竹林之海,深山修竹何止万根,曲径通幽岂非秘境,当下心也慢了,脚也轻了,本已汗湿重衫,山风一吹,心神舒爽间却有几分凉意。 翻过山头,只见古木翠竹参天,藤蔓如林垂地,竟已无路,听那水声轰响,分明就在下边。于是四下寻路,化身丛林探险,攀附着枝蔓几乎垂直下降,在你牵我拉中,终于到达涧底。水石相击,轰然作响;叠瀑激流,飞花溅玉;下有深潭,泛着绿光。 此情此景,令人惊喜,我们笑着,我们叫着,我们累着,我们乐着。突地啊地一声,只见阿拉丁翻滚落水;又听一声惊呼,眼看小民阿洪仰面摔倒湿鞋;未几又是一声痛呼,余儿手机翻滚落水,随瀑流至深潭;已而我站在巨石上看人打捞手机,一脚不慎摔倒,差点来个自由落体运动。 最终手机没捞着,也就只好让这手机与严坑同老,陪伴这山山水水,不知若干个千百万年后,当沧海桑田后,考古人员能否从中寻觅到我们今天的笑,今天的乐。我们绝不是第一个来到这儿者,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目睹者,但绝对是第一群来这儿留下这笑、这乐、这叹者。 一路风景,一路心情。 我们不忍相离,但又屡屡分别。或许正是天下无不离的宴席,终有结束之时,才显得相聚的难得——聚散,乃人生常态。我们踏上返程的路,离别了严坑,离别了凤凰,离别了友人。本次旅程虽不完美,却足让人记忆久久,一次完美的活动固然可喜,但偶尔无伤大雅的意外却能平添无穷的魅力,且历久弥新,当岁月淡逝了可乐之事,而当初可叹之事能横穿时空,有如陈酿。当三千繁华已经远走,留下的就是沉寂,那些可气的,可叹的已酿成一坛陈酿,芬香怡人。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而我只想说一句:"朋友,再见,期待着来日再聚!"岁月不曾置我们于乱世,时光定会让我们再聚首。 《金秋苦竹行》 文|笑春风 金秋十月,县作协领导组织会员:尧山苦竹"寻秋"。二十余人五部车,从县城的"天河国际"出发。 车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上缓行。我和黑子、蓑笠翁、小谢在车上欢声笑语,相见恨晚。不知不觉就到了尧山苦竹的"凤凰”山脚。 清澈见底的河流,傲跨两岸的长桥。一片已然收割的稻田,一汪长满青草的水洼地。几头耕牛正低着头津津有味地进餐呢!也许是清晨晶莹的露珠,或许城里人是对牛的好奇。二十多人不约而同掏岀手机,纷纷拍照。 大家一边欣赏、分享着手机上的美图,一边愉快的交谈着走进山脚的小村庄。 村庄鸡犬相闻,勤劳的农民已然出门劳动。坡地上,数十株桔树,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实,枝条被压得弯腰垂地。随手摘一只尝尝,鲜甜鲜甜的再来一只~。"尝过即可哟~小心罚款哟~”黑子冷不丁来了一句打趣的玩笑话。“不要紧的~这里的人好热情,土鸡待过客,不收一分钱!”张副主席向我们讲诉起昔日之游…… 池塘边三四只鸭子,歪扭着脖子斜视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叫唤着移身戏水。入影于池塘的房舍和栗树,在波纹中颤动。我连忙抓拍了这个美丽的画面。 凹凸不平的山道,洒散着莫名的落叶。漫山的草木,渐渐地褪去浓浓的绿装。偶见一株山茶,竟然绽放着一朵艳花,阳光中格外耀眼! 也许是山不高,也许是情更浓。不知前头谁说了声到啦。 哦~就到山顶了?这么快。 齐聚山顶。极目远朓,但见石山依偎;俯视山下,入目新村焕彩。如带的河流与道路,环山绕村,延向远方。 虽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作协的老师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责,一年难得约聚一次。更况此行"新人"同游?合影留念必不可少! 下了凤凰山,来到河滩草地,大家三三两两的又是互拍,又是合影。笑声与河水交响,笑容和阳光相溶! 正午,我们来到尧山苦竹村。新房林立,环境整洁。宽阔平坦的水泥村道两边,晒满金黄的稻谷。村里人精神抖擞,笑容满面。走进餐馆,没想到远离集市的小店竟然食材丰富,荤素尽有!老板笑呵呵地说:“我们这里的鸡鸭都是散养的,疏莱是纯绿色的。只管放心~” 登过凤凰山,必涉严坑水。听说严坑的瀑布壮观。匆匆吃过中饭,一行人正欲向严坑进发时,县委宣致室的陈先生和大伙握手告别:“抱歉~,我也想和大家玩个痛快!毕竟组织一次活动不容易~奈何公务缠身……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千万注意安全!" “星期天也忙?”目送陈先生的小车远去,我陷入了沉思…… 车驶离苦竹村在弯弯绕绕的小路上爬行,虽说是平坦的水泥路,却不敢丝毫大意!人说"山路十八弯"。严坑的盘山路恐怕不止十八弯! 走过农民收完的稻田,越过一片水草地(幸亏好心人在草地上垫了毛竹)。我们穿行于阴凉的山道。漫山的毛竹,汤碗口般大、拔节冲云宵,杆直而枝叶扶疏。苦竹村,名符其实的竹村!或笑谈、或拍摄,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忽然听得山脚流水欢快的激拍声。 "瀑布~"兴奋的欢呼声。 杂草丛生,废枝遮道。领队前行的勇士们,好容易找到通向瀑布的小路。可是临前一瞧,大伙倒吸一口凉气。 瀑布确在脚下,可是悬崖峭壁,令人生畏!安全起见,德高望重的汤老和鞋滑的真儿姑娘原地等候。我们抓滕扶竹,相互照应着、艰难而下~ "哇~塞!"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激流坠落、撞击着潭沿裸石,溅起一个巨大的水花,散如碎玉,落似流珠~美不胜收! 我瞅见如此美景,一时忘探来源,亦不究其去向。连忙紧握手机跃过山涧,寻路而下,径奔水潭。由于石滑,小心翼翼地靠近水花,不断变换着角度,全神贯注地拍摄! "喂~喂喂……挡住~挡住!"正值我欢拍之际。上层激流处传来惊叫声。 "什么情况?"我心自一惊!连忙撤身向上望去。却未见人有异常。 原来是小余姑娘的苹果手机不填落水入潭。虚惊!我收了手机,扒在石上盯着潭中,可是水流湍急,水花四溅,什么也看不到。必是沉底了。吴老师用竹条一测,潭深近两米,无奈地摇头摆手…… 更有甚者~身手敏捷的莲乡名记(记者)丁老师因兴奋异常而失足跌落水中,相机浸了水……河床皆石,所幸人安啊! 登顶凤凰山,涉险严坑水。一路欢笑,一路美照。共同的爱好,一生的知交!有人说:美中不足的是有人落水,有人失机。要我说:丁老师大湿~大师也!";苹果”滑落~"华为”高飞也! 苦竹寻秋,联谊之游,陌人成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互相学习,愉快交流! 十月金秋,金秋处处。金秋十月,十月祥和! 《行走在秋意里》 文|杨菊秀小时候,我喜欢秋,是因为秋天空气里酝酿着花香,阳光里荡漾着欢笑,山野里果实挂满枝梢。而今能和富有诗情画意的一行人共同行走在秋意里,感觉美美的。 秋意渐浓,早晨的清风和着湿气,微冷。待我们到达苦竹凤凰村,阳光已洒满大地,桥头垂柳依依,桥下浅波粼粼,桥上我们信步览景。村庄前,矮山下,田野里,满布着荒草,齐整且透着绿意,草上铺满白色的水雾,远望,我视线模糊,感觉是一片粉绿的幻梦。 近处,牛儿凝视着我们,不明白我们聚焦于它是为啥。是啊,它只需要知道它脚下的这片草依然绿着。最不可思议的是田埂上的杂草,在丁摄影师的镜头下,竟然变成了一串串剔透闪亮的粉红水晶。“噗”,寻着声响,我们捡拾到几个板栗,味道甜香。树下几只花鸭蹒跚在水沟里,抬头张望着我们从它们身旁的小道一直走向它们的村庄——凤凰村。 凤凰村宁静,淳朴。屋后大树荫蔽,屋前花果飘香,屋间廊道相连,一口池塘给这个村庄注入了生命源泉。 从凤凰村沿着石阶,一直向上登攀,一路尽享美景。踩着落叶、泥土、石块,绕过扭曲的枝干,大伙折景拍照,一路笑谈着登上了凤凰山顶端。此时,阳光已经温暖了秋风,天空已经离我们很近,近到仿佛能听见那缕白云的呼吸。 这缕白云是幸福的,因为只有她轻盈地铺染在这明净、澄蓝而广袤的天幕上。犹如置身于凤凰山巅,与天空对望,与山峦平视,俯瞰公路在屋舍前绵亘的我们,欣喜而幸福。我们在这儿合影留念,把这样的天,这样的秋意,定格在我们的影像中。 意犹未尽,我们看水寻瀑去。寻瀑之旅可谓险象迭生,两处瀑布两处险,两处风光尽无限。 第一瀑,易寻,一眼能望见三层瀑。瀑流舒缓,水帘冲击着石壁,跌落石潭,一层瀑,两层瀑,三层瀑,至下而上,我三个格外小心地跨越,还是在第一层瀑落处摔得急促紧张;不像张主席在第二层瀑落处,还能摔得缓慢优雅,像电影中的慢镜头。 探寻第二瀑,曲折颇多,经历奇特,若干年后,肯定有人愿意回访,捡拾这段记忆。我们走过割过的稻草地,踩着一兜兜金黄的草根,看着揭摄影师给小美女拍照,瞬间有诗意流过。最为新奇的是,走过一段竹竿铺就的田间小路,时常听见空竹破裂的声响,时常感受到泥水从竹竿缝隙中滋溜着冒出来的凉意。 一路寻访,山道崎岖,瀑流隐没。闻着水声,在画师汤老的指引下,竟然有人找寻到了通往水坝瀑源的路。在大伙的帮助下,我终于从山上爬到了山涧,站在瀑流之间平整的石壁上,不敢造次。这儿的瀑流湍急,层层激荡,常年的冲击,致使水潭深不可测。 这儿的瀑布似乎有超能的吸引力,勇敢的探瀑者,被吸入浅潭;抓拍美景的少女,手机被吸入深潭中,而且打算永久滞留。这儿的瀑流又似乎有点灵性,她害怕打扰,却也能够善待青睐她的人们。 回到来时的桥下草地,大伙合影欢跳。回程路上,摘果探胜,翩舞于草野风中。 郊田之外未始无秋,景在眼前,意在心间。 寻秋 文|饶道洪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决意要去寻找心中美丽的秋天。 我们一路向西,很快就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融入了大自然的宁静。我猛然发觉,天更蓝了,树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我的肺活量陡然增加,心情突然愉悦起来。 我们听从着心灵的指引,闻着花草的芳香,向着大自然的怀抱挺进,只为寻找一个心中更为美丽的秋天。 寻秋的第一站是凤凰山,那里的景色如同名字一样美丽:金黄色的稻田旁,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一座小桥架于河流之上,河流中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岸边是一片枯黄的野草地,一只耕牛悠闲地咀嚼着野草,享受着收获的喜悦。稍远处,树木掩映下,现出三两户低矮的茅草房,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好一个“小桥流水人家”。 穿过村庄,我们迈着欢快的步伐拾山路而上,山上树木林立,偶有乱石穿空,典型的江南丹霞地貌。不一会到达山顶,山顶上屹立着一棵老松树,树上垂下几根枯藤,松树已老,却依然占据山头而不倒,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只是“枯藤老树没有昏鸦”,少了几分韵味。幸亏还有蓝天压阵,蓝天上洁白无瑕的云朵自由地游翔,让人心旷神怡,身心俱爽。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蓝天……形成一幅天人合一的诗情山水画,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我不会作画,只能用苍白的文字来描述,而同去的画师汤老索性作起了画,把大自然的一切用神来之笔变成凝固的艺术,浓浓的秋意泼洒于纸端,美得让人窒息…… 穿过美如其名的凤凰山,我们仿佛已找到秋的影子,但我们似乎意犹未尽,决意要一探秋的真容。我们决定挺进小飞瀑,小飞瀑并非我想象的深藏于大山深处,而就在公路旁边。但要一睹它的芳容,也并非易事。我们小心翼翼,沿着湿滑的岩石攀爬而上,最终征服了这条小飞瀑。站在最高处往下望,飞瀑错落有致,依地势成三级往下飞奔,形成名副其实的“三叠泉”,深情款款,韵味十足。 别过深情款款的小飞瀑,我们显然已被浓浓的秋意打湿,这让我们更来了兴致,执意继续寻找秋的真谛。在汤老向导的指引下,我们一路打探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严坑瀑布。这是一条藏于深山的瀑布,这里山势陡峭,瀑布沿着陡峭的山势飞流直下,蔚为壮观。也正因此飞瀑,原来在此处建有小型电站,但时光久远,电站早已废弃,只留下锈迹斑斑的水管和残垣断壁的小屋,仿佛在昭示着昔日的繁华尚未最后落尽。 我凝视着飞流直下的飞瀑,久久不忍离去,忘情地欣赏着大自然于我的馈赠,奢侈地想把它揽入怀中,装进心里。我不禁心生感慨:不管我来或者不来,它都宠辱不惊,以它固有的节奏奔流不息,日夜兼程,一路向前,我能做到它的这一点么?! 于归途中,我陷入了无尽的沉思。我若有所悟,我苦苦寻觅的心中美丽的秋天就在山水之间,就在竹林深处,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秋却在山林飞瀑处! 我蓦地一惊,我原来是如此地热爱自然崇尚本真,“尘世套路深,我想去山林”,那里才是我的心灵栖息地。 我分明感到,那一天正在一天天临近…… 弱弱地问一下:天下之大,可有我的同道中人?! ▍注: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本文作品拥有权为「广昌县作家协会」! ▍来源:广昌县作家协会 ▍整理编辑:二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xt/7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就在四川隔壁,坐高铁去全国最大ldq
- 下一篇文章: 生态语文献礼重庆一中以诗之名,为您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