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癫疯 http://www.tlmymy.com/

回农村过年

跪拜

回老家过年,是每一个在外打拼孩子的心愿。今年,我在间隔几年后,又开启了回老家湖南郴州永兴油麻——黄克诚开国大将故乡的征程,来回近里路呢!还好,一路顺风!途中,我们有点像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因为傍晚过爱人老家江西抚州,在高速服务区稍作休息时,恰有一大群鸟儿人字南飞,壮观美丽,我禁不住赋打油诗一首:过抚州游

子年底把乡回/鸟群黄昏人字飞/启明星出西南角/彩霞相伴心陶醉。终于,到家了,到了生我养我魂牵梦绕的石街刘家村了。不出我所料,停车真的很难了,因为路边已是小汽车长龙,多数是广东回来过年的。进门,妈妈第一件事是点了香,在阿爸的黑白像前念叨祈祷,拉过小宝要她拜爷爷。小宝真是乖巧,接过奶奶手中的香,没有人教竟然就扑通跪下磕起头来,三拜从未谋个面的爷爷!我很是欣慰,正如曾国藩家书所强调的,祭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传承!而回家过年团聚,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应当传承!

白喜事

我觉得,中国老百姓红白喜事的说法与做法,充满了大智慧。受几千年农耕文化影响和现在乡亲平时多在城市务工创业的实际情况,为方便起见,农村里仍然多会将订亲结婚、新房进火等红喜事安排将要过年时。而将老人过世说成是白喜事,更寓含着对老人的尊重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或是自然规律,冬春季节,老人过世相对较多。而就在昨天,村里一位老人过世了,请了我们全家的酒。对于村上的白喜事,我们规矩是全村各家都要出力帮忙各施其职。可惜我自初中以来就离乡常在外读书工作,参加的少,多未能帮上忙更未效(孝)过力(抬棺),心里很是惭愧。来到祖厅,大家见我来了,除了年轻小伙不怎么认识外,都互致问候,满是熟悉的口音和纯朴的笑脸。变老的长辈和大哥大嫂们拉高嗓门说“哦,海崽来滴啊!到屋里过年啊!要滴!闹热开心!到我屋里坐啊!”同龄的小伙伴们多握手拍肩劝我多喝几杯,有些都是十多年不见了。主事之一的燕燕大哥拉我同桌,我对面坐着两个外请过来吹唢呐(喇叭)的,每上一菜,他们鼓起腮帮齐吹上一小段曲子。大家客气着请先夹菜和互敬自酿的红薯酒,话题切换跳跃,有我略知的也有完全不清楚的,当谈到村里公益事项时,我发自内心地表示支持配合。第二天到祖厅里吃早餐时,我仍又坐到原桌,但我突然想起昨晚坐的是上席就换了个下席的位置了。时辰已到,送行队伍出发缓缓前行,鞭炮声、唢呐声、锣鼓声和西洋乐器声混杂一起,盖过了亲人们的哭声和村人的话声。我边走边仔细凝视这深冬村庄熟悉又陌生的变化:房子、池塘、田地、远山和身边的人,想起好多小时的事和这些年听说的一些事。当经过村口岁的柏树

(土话wu胡子树),举头仰望,她依然挺拔耸立愈发绿冠葱茏。多少年了,我们曾在树底下乘凉和祈福。而大树更见证了我们村庄数代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她的根深叶茂,默默地荫佑着全村繁衍不息兴旺发达。或许,小诗更能表达我复杂的心情:回乡过年本是石街调皮娃/离多还少似客家/人事悲喜常代谢/村头松柏更繁华。

赶圩(xu第一声)

我都忘记了老家的冬天亮得很晚了,但幸好同小时一样的大公鸡鸣叫声准时来了,一遍一遍,唤我醒来。我忙爬起,跟妈妈、姐姐天还没亮就去赶圩(集市)买菜。我们乡镇的圩场仍然是逢农历尾数四九开市。每逢这些天,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会涌向圩场,熙熙攘攘挤闹非凡。小时候每逢赶圩,我好像都会跑到在圩场上住和做生意的外公外婆家“偷吃骗喝”,那或是我最幸福的时光之一了。这些年,圩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一栋栋拔地而起类似城中村了,商品更是琳琅满目,除了规划略欠外,其他方面或远比城市中心的农贸市场了,还都主打手机扫码支付了呢。看着年前一天这么早就已摆摊的人们,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又充满希望。我看到两人为摊位小争执,都很快又平静下来,互说着让一点靠生意好了(多赚点)。妈妈买米粉时,嘱咐称要称好要笑脸相(称足称杆上抬)呢,对方忙应着好,还不停地说你们是在外地回家过年的吧,真是好眼力!东西买多了,回到家后发现忘拿了些,赶回去取时还安静地在那里,真好!虽然己通了公交,我仍然看见一些老人走路挑担赶圩,如同时光从未在他们身上流走,岁月永远是那么静好!这时,更多儿时赶圩的美好与艰辛画面涌上心头,而另一个美丽画面也上来了,那就是:一些年之后,我要跟你去山下人迹稀少的小镇生活。清晨爬到高山巅顶,下山去集市买蔬菜水果。烹煮打扫。午后一本书。晚上在杏花树下喝酒,聊天,直到月色和露水清凉。在梦中,行至岩凤尾蕨茂盛的空空山谷,鸟声清脆,树上种子崩裂。一起在树下疲累而眠。醒来时,我尚年少,你未老。

拜年

接下来的日子,最主要的就是相互拜年轮流请吃,即我们老家说的公饭歇客!由于武汉肺炎事件的影响,同好多人一样,我原有的上门拜年、请客和聚会计划都取消了。虽然如此,我们在村里亲邻之间,仍然串串门聊聊天吃吃年货喝喝酒送上祝福,热闹热闹!我们多会提一两样礼品上门,必然是先呷茶再呷酒再又呷茶,当肚子饱饱准备起身告辞时,贤淑勤快的女主人会一边强留再坐一会,一边又很麻利地从房间里拿出了一大袋花生、洋淀涂红的鸡蛋或油炸饼等回礼。要是新媳妇或女婿初次登门或是小朋友上门,多半还会有大红包呢!初二多是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一般都会在娘家住上一晚。这一天,待到姐姐和妹妹他们全家过来时,我们家一下子成了乐园,笑声、打闹声还有小家伙偶尔的哭声此起彼伏。虽然,我们平时在苏州也常这样聚,但在生我们养我们的老家里过年相聚,感觉更是有味道。大家分工合作很快烧好菜吃好中饭后开始玩字牌。我生来愚笨,对棋牌类一向不开窍不感兴趣。于是,我便成了孩子王,领着一群大小屁孩到村里“观光旅游”,顺便吹嘘我成长的糗事。让人

惊喜的是,孩子们竟然在一家外墙上发现了“刘海砍柴”的壁画,令我开心地忍不住发了个朋友圈。晚上,孩子们玩烟花鞭炮,虽细雨濛濛,却劲头十足,欢乐无比!

爬山

初四,天终于放晴了。我们在下午三点出发到村后背岭上爬山。这是我们小时常撸枞毛(脱落的暗黄松树叶,用来烧火煮食)的地方,也是我小时练过功背过书的地方。记得上次来,应该是在戊子年春节

了,那年大雪成灾,松树多被压断。带老婆到山上远望,白茫茫起伏银妆素裹。但是否吟诵起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我忘记了。12年后的庚子年春节,我带上妈妈、老婆和两个孩子一起爬山。这里于老婆孩子或只是好奇好玩空气清新,因为山上有了蓄水池、有了可通机动车的马路、有了新栽种的山茶油树,可以远眺群山、村庄、风力发电和呼啸而过的高铁,可以俯瞰我们的村庄和田地;但于妈妈和我,除了新的喜人变化,更有太多的几十年前在山上快乐和辛苦劳作的回忆,虽然已经没了以前大片密集粗壮的松林,虽然地上的枞毛因少有人收回家用而比以前厚密,虽然找不到可以吃的甜叶子树,虽然……但这红色的泥土,依然让我们感觉到无比的亲切和踏实!到山顶时,我想起了早上一上海朋友发我的毛主席的《送瘟神》,我转向武汉向着北京的方向,轻轻地吟诵和祈福!下山时,我也和妈妈商量,我们这两天要找一个时间,去看望村里一位特殊的老人,送上一点点温暖!

忧思

我爱我的家乡!尤其是当我常品味下面三句话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家是最容易丢的,人一走,就只剩下一个房子。人是最容易老的,他(她)一走,另一半就很快很容易会蜷缩。

每次回到故乡,相聚亲邻,亲近泥土,呼吸空气,是再扎根是吸取养份是积蓄力量,是一份浓烈的深情,是一首不老的老歌,是一杯喝不醉的甜酒!这些天,虽然油辣炒炸的多吃人又少动,但奇怪的是连口腔和肠胃毛病都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为老家人们不变的亲情热忱和勤劳友善所感染,更为大家的致富和幸福由衷的高兴!连女儿都说“爸爸,我们村里好漂亮,像布达拉宫一样!”“星星,星星,我看到北斗七星了!”但同时,多年来,我也一直为一些事情所担忧,比如小孩子们的教育读书、婆媳沟通方式的改进、老年人的陪伴关怀、年轻人的娱乐方式和婚姻、房屋建设的相邻方便、农村空心化、旧有特色的消逝、现代农业的发展、土地保护和村民利益的保障等等。当然,这不是我们村独有的问题,这可能是广大中西部农村的共性困惑!农村,是中国人的根,不能忘不能丢,但如何能将乡村硬件和软件建设得更好,让大家记得住乡愁,让大家有精神皈依,这需要党和政府重视,需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及所有村民共同的努力!

祝贺新年!祝福中国!祝愿希望的田野越来越美!附小诗:油麻过年少小离家老大还/乡村面貌披新颜/亲朋旧友浓情聚/国富民强消肺炎。

/1/23(大年廿九)于石街刘家村

/1/27正月初三深夜于石街刘家村

/1/29正月初五凌晨于老家(基本写完时,在0:49分刚好收到苏州一朋友发来的喜迎财神祝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zp/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