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与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画家群体,组成了中国画继承传统的中坚力量,他们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强调传统笔墨功力,广泛吸取其他绘画流派的精华,同时借鉴西方绘画的色彩和写生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振兴和继承。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并不因循守旧,不排斥其他的绘画思想。在长期笔墨训练的过程中,六法并重,兴亡继绝,开启了中国画在清末以来混乱思潮中勃兴的新局面。其中,马晋堪称佼佼者。

马晋

马晋父亲曾在桂公府谋事,因此随其父好友宫廷画师赵书村先生学画,赵书村也是末代皇帝溥仪及其弟溥杰的老师。马晋随着赵先生出入紫禁城,得以观看到郎世宁等宫廷藏画。后又拜金城、陈师曾为师,画意精进。郎世宁(-),意大利传教士画家。清康熙时期来到中国,以擅长画马闻名清朝画坛。供奉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其创造的中西融合的画风独树一帜,在清宫廷绘画有很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到了清末民初达到了一个高潮。

作品赏析

马晋临郎世宁、唐岱《清高宗春郊试马图》卷

设色绢本手卷年作

款识:清高宗春郊试马图,郎世宁唐岱合画,辛酉春二月伯逸马晋临。

钤印:马晋之印、湛如

引首:选良赏遇

题签:清高宗春郊试马图卷,马晋临本。

说明:作品经马晋家属鉴定为真迹。

据马晋家属转述:此作品一直由马晋留存,珍藏于画箧中,60年代,马晋已经年过花甲,精力颇感衰退,后来马晋与家人将此件作品转让给了邻居,换了邻居一间房子,年,马晋先生辞世。时过境迁,这件长卷辗转流出。

45×cm(画)

37.5×96cm(引首)

郎世宁《春郊阅骏图卷》绘制于乾隆九年,唐岱补绘树石,内府收藏。「庚子拳变」时流出宫外,为金拱北得于琉璃厂。一九一七年秋首届「京师书画展览会」中,将此卷公诸于世。金氏过世,潜厂承父业,孜孜于古法传播及与日本书画界交流,一九二八年携此画参加东京「唐宋元明画展览会」。他最终将此卷转售藤井善助,入藏藤井齐成会有邻馆。

《清高宗春郊试马图》局部

马晋曾多次临摹郎世宁的长卷作品,所临作品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本幅画面记录了乾隆帝春天乘骑巡视骏马的场景,有御题「选良赏遇」。清朝统治者本是游牧民族,历代皇帝特别注重对八旗子弟的骑射训练,对于良骑宝驹也格外重视。

马晋之画师法郎世宁,表现方法上采用中西结合,注重光线、明暗、解剖。尤其是他画的动物,造型准确,注重立体感,造型细致精微,设色富丽、真实生动。这件《临郎世宁、唐岱清高宗春郊试马图卷》作于年,属于画家青年时代,此时的马晋已在画坛崭露头角,目力笔力俱佳,他对传统写实画法及中西融合的画风精益求精、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此卷》不是简单的临摹之作,也可以说是画家艺术生涯起点时期的重要巨制。画面气势宏,大一丝不苟,绢质优良,呈现出时间沈淀出的微黄光泽。马匹富体感和质感,工而不拘,细而不碎,作品不仅保留了郎氏画马的精髓,更体现出作者对该作品的深刻理解,画法趋于完善。

马晋芦苇溪凫八言篆书联

款识:1.伯逸马晋画扵北京中国画院。

2.墨外传神六如居士,画中有法九龙山下。伯逸马晋。

钤印:马晋、伯逸、马晋之印、湛华馆主

出版:1.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马晋画选》P16。

2.《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马晋》P,年6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5×40cm

97×20.5cm×2

于非闇玛瑙山茶

设色绢本立轴年作

款识:云南山茶花浓艳甲天下,其中以玛瑙红更可爱,用牡丹来比,它是富丽之余还多山林逸气耳。一九五七年三月偷闲写此并记。非闇。

钤印:于非闇、再生、非闇

出版:《于非闇工笔花鸟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尺寸:64.5×42.6cm

《玛瑙山茶》是于非闇的佳作,画面采用宋人经典的折枝构图,山茶枝干花繁叶茂,老干苍劲挺拔,抽出嫩绿的新枝,花叶在俯仰之间呈现微妙的色彩差异,花蕊婀娜,尽现自然之态。枝干花叶笔力坚实,细腻中透出光泽。全作笔墨隽秀而蕴含风骨,在娟秀的笔墨中蕴含骨气,配合挺劲的瘦金书,尽其势而得其质。

于非闇工笔重彩花鸟设色在近世画坛独树一帜,不仅对前贤所用颜料及赋色技巧领会极深,且有专文考究中国画的色彩。他曾摹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研习其中的「朱赭墨」法,并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本幅绶带鸟即用墨色、朱砂、赭石三色绘成,色彩浓厚而不流俗,本幅乃画家似宋人工笔笔意,绿叶红花,沈凝典雅,色泽艳丽深厚却不失清贵之气,雕青嵌绿之妙,恰见画家复兴传统,并力行融通之功,《玛瑙山茶》无疑属于非闇创作成熟期的佳构。

金勤伯红叶双鸽

钤印:金业、继藕、倚桐阁

说明:重要藏家友情提供,首次释出市场。

尺寸:90×29.5cm

溥儒锦缆红樯

款识:锦缆红樯漾碧波,仙槎真似渡银河,一溪明镜迷清影,菱荇苹花积渐多。心畬。

钤印:玉壶、溥儒

说明:重要藏家友情提供,作品珍藏多年,首次释出。

尺寸:.5×43cm

此件《锦缆红樯》画取景清疏,设色典雅,尤其强调色彩的意趣,画面水光山色朦胧相映,楼船画舫泊于水边沙渚,女子坐于船首,摇橹者和侍儿分列上下,顾盼之间形象生动。水边菱荇萍花点缀,郁郁葱葱,画面体现了一种萧散旷淡的精神意趣。溥儒作品不仅画工出色,在诗词和书法等方面亦有极高成就。虽出身皇族,却过着文人般的优雅生活,有着高尚的文人气质,故其下笔立意既高,不落俗套。溥儒的画不仅是「师古人」,而更是「师造化」。学古人而不泥古人,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所以溥氏「爱画入髓」,「江山为师笔纵横」。溥儒绘画的儒雅气质,是自他读书中来,「画山水不难于险峻,而难于博大,不难于明秀,而难于浑厚……笔墨出于积学,气势由于天纵」,《锦缆红樯》正是溥儒自言的写照。

溥儒的画一般着色不多,但并不是不重色彩,设色主要以浅绛为主再施花青。画中的楼船画舫虽有「界画」的特点,但设色淡雅,并不像一般界画那么工整华丽却生动异常;其间人物凸显著古意,体现古代文人士大夫林泉归隐的高洁情感,也反映了画家当时精神生活的状态。

吴光宇双美图

款识:光宇画。

钤印:吴显曾印、光宇长寿

鉴藏印:惟信珍藏、六清书屋主人李惟信鉴藏书画宝藉之印

尺寸:66×82cm

吴光宇婴戏图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款识:己卯三月写于素盦,山阴光宇吴显曾。

钤印:作婴儿戏、又玄堂、光宇一字素盦

尺寸:×33cm

王叔晖探花闻香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款识:丁亥中秋,山阴王叔晖。

钤印:王叔晖

尺寸:×32cm

萧逊仿沈石田笔意

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师石田翁笔,蓉舫先生正之,弟萧逊。

钤印:萧逊

鉴藏印:古月轩叶氏藏

尺寸:61×37cm

白伯骅琵琶行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款识:白居易琵琶行诗句,岁次丙寅夏月戏写于古燕城西真武庙,伯骅并识。

钤印:伯骅、伯骅诗画、笔墨、寄情

尺寸:×68c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hy/1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