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专家刘军连 http://m.39.net/news/a_9380868.html

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因经济崩溃陷入了史无前例的政治动荡。

7月9日晚间,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GotabayaRajapaksa)通知议长,他将于下周三(7月13日)辞去总统职务。当天稍早前,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上任仅两个月的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RanilWickremesinghe)愿意辞职。

斯国首都科伦坡在当天爆发了抗议活动,10万人集结在总统官邸附近,至少55人在抗议中受伤。同时各政党领导人举行会议,要求总统和总理辞职,并根据宪法由议长代行总统职务。

据法新社此前报道,一名斯里兰卡国防部消息人士称,当地抗议者冲破屏障并冲入总统官邸,在此之前拉贾帕克萨已离开该住所。上述国防部消息人士表示,后者被护送到了远离官邸的安全地带。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提醒在斯中国公民切勿参与、围观任何抗议活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提高警惕。

抗议示威者在总统官邸的泳池里游泳。来源:视觉中国

斯里兰卡西北面与印度隔海相望,其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典籍中史称师(狮)子国或僧伽罗国,新冠疫情爆发之前被视为比马尔代夫更经济的热带海岛游目的地。“除了雪,什么都有,”是外国游客对它的评价。

如今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正经历着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毫不夸张。由于纸张短缺,教科书推迟印刷;做咖喱用的姜黄价格上涨4倍,部分城市开始实施食品定量配给;民众在加油站排队抢购燃料;医疗机构出现药品短缺。

今年3月,斯里兰卡通胀率飙升至18.7%的历史新高。当时JP摩根就估计,斯里兰卡今年有70亿美元的外债需偿还,其中一笔10亿美元的债务将于7月到期。但截至2月,该国外汇储备只剩下23亿美元。

外汇储备短缺导致斯里兰卡无法进口足够的食品、药品、燃油等必需品。加之俄乌冲突推高商品价格,斯里兰卡正在遭遇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4月,危机持续恶化,民怨渐渐达到顶点。由于能源短缺,斯里兰卡持续出现断电。投资者担心该国经济,当时斯里兰卡股市曾两度在暴跌之后关闭。标普全球评级将其主权信用评级“CC”下调至“SD”,即选择性违约。该国政府未能对年和年到期的数笔债务如期支付利息。

民众开始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抗议游行,要求总统和和时任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MahindaRajapaksa)两兄弟下台。5月9日下午,马欣达在浩荡的声势之下宣布辞职。3天后,73岁的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接任,他还兼任财政部长,并领导斯里兰卡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助谈判。

已下台的马欣达和总统戈塔巴雅来自斯里兰卡老牌政治家族拉贾帕克家族。年11月17日,戈塔巴雅当选新任总统。3天后,他任命胞兄、前总统马欣达为新任总理。

资料图:马欣达·拉贾帕克萨。

上周四(7月7日),斯里兰卡央行在将基准常备贷款利率上调个基点至15.5%。刚上任不久的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向议会表示,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将达到60%,政府的目标是停止印制卢比来遏制通胀。

按他的说法,“斯里兰卡已经破产”,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将至少持续到年底,国家今年将陷入深度衰退,食品、燃料和药品的严重短缺将继续存在。斯里兰卡与IMF正进行的救助谈判,取决于在8月前与债权方达致债务重组计划。

早在新冠疫情前,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机构就警告过斯里兰卡的高债务问题。

斯里兰卡从年到年经历了长达26年的内战。内战后,该国大举借债以重振经济。年,斯里兰卡的外债约为亿美元,到年已经涨至亿美元。年,斯里兰卡外债占GDP的比例达到%。

与此同时,斯里兰卡政府财政常年处于赤字状态。新冠疫情前的年,斯里兰卡政府财政赤字升至亿卢比,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8.2%。

从产业结构来看,发展中国家斯里兰卡的经济支柱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虽然不断举债促进经济发展,但从以来十年间,服务业依然占主体。

年,服务业占斯里兰卡GDP的59.67%,工业仅占26.25%,农业为8.36%。

服务业中,旅游是关键产业,贡献了GDP的10%。旅游业是除海外斯里兰卡人汇款、服装出口之外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

在进出口方面,斯里兰卡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是茶叶、各类服装和橡胶轮胎,进口商品主要为矿物燃料、橡胶织物、机械设备和包装药物。多年来,斯里兰卡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年,该国的贸易逆差从年的60.08亿美元扩大至81.36亿美元。

资料图:采摘茶叶的斯里兰卡泰米尔族人。来源:视觉中国

除能源和药品外,斯里兰卡还从国外进口多种农产品,包括小麦、小扁豆、糖、奶制品、水果等。疫情前,食品和饮料进口占斯里兰卡总进口的7.2%。

除了产业结构和过往政策原本存在的隐患外,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以及政府的一系列新措施加剧了斯里兰卡的经济危机和外汇短缺。

疫情给斯里兰卡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年,该国只接待了约57万游客。即便政府宣布取消对完成接种游客的隔离要求,截至去年底,旅游业没有任何复苏迹象。

而疫情前,斯里兰卡在年4月遭遇的爆炸袭击已经影响了该国旅游业。当年,斯里兰卡接待了万游客,比年减少21%。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也导致海外斯里兰卡人汇款大幅减少,年汇款额下降22.7%。而海外汇款和旅游业都是斯里兰卡的关键外汇收入来源。

俄乌冲突是另一个催化剂。这两国都是斯里兰卡的重要小麦来源国,该国有45%小麦进口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斯里兰卡还有超过一半的葵花籽油和黄豆进口来自乌克兰。俄乌也向斯里兰卡出口石棉、钢铁半成品、铜、做肥料所需的氯化钾等。

另一方面,俄乌是斯里兰卡茶叶的重要市场。斯里兰卡有10.2%的茶叶出口到东欧地区,俄罗斯是最大买家之一。俄乌也是斯里兰卡的游客来源地。今年前两个月,有2.8万俄罗斯游客和1.3万乌克兰游客前往斯里兰卡。

除了外部原因外,斯里兰卡政府从年开始推出的一系列新政策为今天的危机埋下了引线。戈塔巴雅在上台后公布了减税计划,将增值税从此前的15%降至8%,还取消了建设税等一系列征税项目。就在斯里兰卡公布减税计划后,标普全球评级下调了对该国的评级展望,警告减税将导致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削弱斯里兰卡的财政和债务可持续性。

疫情期间,斯里兰卡政府于去年开始推广有机农业,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肥料。虽然该政策后来在抗议声中暂停,但农业专家预计,停用化学肥料已经导致全国稻田产量下降至少30%,大米零售价格将上涨30%。关键出口商品茶叶的产量也将受到冲击。

而为了在疫情期间刺激出口,斯里兰卡政府还增加了印钞。仅去年,人口万的斯里兰卡就印刷了1.4万亿卢比,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今年初,该国央行行长承认大量印钞将引发新问题。

面对外汇短缺危机时,斯里兰卡政府选择将所剩外汇主要用于偿还债务上,而非增加商品进口。今年3月,政府宣布限制项非必需商品的进口,包括鞋类、鱼类、酒类等。这一做法也遭到了反对党派的抗议,指责政府的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斯里兰卡经济危机恶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zp/1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