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酒桌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山东小绵羊”,很多酒友抱着挑战的心态和山东人喝酒,最后却在不知不觉中“不省人事”。

山东人能喝是公知事实,可他们能喝不同于蒙古人的喝酒速度快,也不同于东北人下酒快,而是被刻在骨子里的酒文化熏陶出来的。

山东被称为“孔孟之乡”,孔子曾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急乱”,通俗来讲就是喝酒可以多喝但不能忘了礼仪,山东人自古受儒家思想熏陶,骨子里也会下意识遵守先人所留下来的文化,古时的山东还有“三碗不过岗”的故事。

山东人喝酒最大一个特点是“磨蹭”,一场酒局可以从早餐喝到晚餐,也可以从夜晚喝到黎明,很多外地人到山东都磨蹭不过当地人,以至于早早“不省人事”。

在山东酒桌上记住“2喝2不喝”,搞清楚再喝不吃亏,省得在酒桌出洋相。

一喝开门酒

山东人注重礼仪,每一场酒席“开门酒”必不可少。山东酒桌一般先上开胃凉菜,在凉菜上齐时,大家有了垫肚子的食物,这时主陪会率先提出大家一起喝酒,1-3杯不等。这是酒桌上每一个人都必须举杯同庆的事情,不会喝酒的也要以茶代酒,以示敬意。

山东人的酒桌上主陪一般是坐在圆桌门对面中间位置,由比较有声望的人落座。“开门酒”在山东酒桌上代表了对在场各位的尊重,同时也代表了自身的修养。

二喝纯粮酒

纯粮酒追捧是大势所趋,酒精酒与身体的危害轻则降低记忆力,重则危及生命。对于喝酒“磨蹭”的山东人而言,一款好的纯粮酒无疑是对自己的保障,酒精酒上头快易醉,优质纯粮酒不上头也不会辣喉,对于时间较长的酒局再合适不过。

一不喝:不喝空腹酒

山东人喝酒能“磨蹭”,空腹喝酒身体最先吸收酒精,极有可能在“开门酒”三杯下肚之后就喝醉了,连开头都没撑过去更别说撑到下半场了。

前面说到山东人“开门酒”往往是等到凉菜上齐,凉菜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大家先垫垫肚子,不然怎能熬得过长达半天的酒局呢?

二不喝:不在副陪位喝

山东人的主陪由威望极高的人作陪,而副陪则是坐在主陪对面靠门口的位置。副陪的人选是酒桌在场各位中最能喝、最能唠的,副陪要承担起酒桌上的氛围、递菜、倒酒等事情。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要肚量大的人才能担当。

若是喝不得的人做了副陪,在酒桌上早早醉去,那么整个酒局就成了僵局,难以进行下去。

很多酒友并不注重酒桌礼仪,在山东人酒桌上随意落座到副陪位,最后变成的酒桌唯一一个出洋相的人,着实尴尬!为了在山东人酒桌上不出洋相,“2喝2不喝”你学会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zp/1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