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张北溥张大千与溥心畬的艺术世界
溥心畬(作画者)与张大千(左二)合作绘画 年5月22日,《北平晨报》的记者于非闇发表了一则《南张北溥》的短文,揄扬画坛名家张大千和旧王孙溥儒的丹青妙笔,「南张北溥」的说法于是不胫而走,这一称号享誉大江南北。在绘画上,张大千、溥心畬是当得起这个称号的,二人都属于全能画家,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无所不精。张的格调是大气磅礴,溥则是文气逼人,二人天分奇高,书画双绝,下笔不落蹊径。 年12月5日 于非闇(右一)、张大千(右二)等人 在北平“赈济西郊赤贫——张大千、于非闇画展”合影 年,张大千先生在自己40年回顾展的自序中有赞:「柔而能健,峭而能厚,吾仰溥心畲。」而溥心畲曾在张大千拿自己的照片求题诗时曰:「滔滔四海风尘日,宇宙难容一大千。」此为惺惺相惜者,绝非誉美虚言。 本次拍卖遴选溥心畬、张大千、于非闇等人书画作品数件,作品均为二人至精至美的力作,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管窥大师云集的时代,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丹青妙笔。 作品赏析 溥儒洛神赋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钤印:一朵红云、溥儒 来源:此幅为北美洛杉矶私人珍藏,藏家与溥儒私交甚笃,为溥先生私人医生,多得溥先生馈赠,所蓄溥氏作品均为至精之作。 尺寸:×44cm 张大千南国清歌图 款识:南国清歌入破时,银灯如火照花枝,雪肤云鬓足参差,翠羽汉室王母使,玉纤团扇大苏词,误他举举与师师。倚浣溪沙,爰。 钤印:张元、大千居士、春愁怎话 鉴藏印:九华堂珍藏印、栾斋鉴赏 题签:张大千仕女图,三十七年丁亥双梅轩识。 说明:刘少旅旧藏 尺寸:×50cm 于非闇玛瑙山茶 设色绢本立轴年作 款识:云南山茶花浓艳甲天下,其中以玛瑙红更可爱,用牡丹来比,它是富丽之余还多山林逸气耳。一九五七年三月偷闲写此并记。非闇。 钤印:于非闇、再生、非闇 出版:《于非闇工笔花鸟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尺寸:64.5×42.6cm 《玛瑙山茶》是于非闇的佳作,画面采用宋人经典的折枝构图,山茶枝干花繁叶茂,老干苍劲挺拔,抽出嫩绿的新枝,花叶在俯仰之间呈现微妙的色彩差异,花蕊婀娜,尽现自然之态。枝干花叶笔力坚实,细腻中透出光泽。全作笔墨隽秀而蕴含风骨,在娟秀的笔墨中蕴含骨气,配合挺劲的瘦金书,尽其势而得其质。 于非闇工笔重彩花鸟设色在近世画坛独树一帜,不仅对前贤所用颜料及赋色技巧领会极深,且有专文考究中国画的色彩。他曾摹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研习其中的「朱赭墨」法,并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本幅绶带鸟即用墨色、朱砂、赭石三色绘成,色彩浓厚而不流俗,本幅乃画家似宋人工笔笔意,绿叶红花,沈凝典雅,色泽艳丽深厚却不失清贵之气,雕青嵌绿之妙,恰见画家复兴传统,并力行融通之功,《玛瑙山茶》无疑属于非闇创作成熟期的佳构。 溥儒醴泉胜景图 款识:至若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醴泉铭,心畬临。 钤印:溥儒之印 尺寸:99×42cm 唐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第二年,太宗帝避暑来到九成宫,偶然发现有一清泉。太宗皇帝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到九成宫避暑,这九成宫就是原来隋朝的仁寿宫。它高耸的覆压山峦,淳蓄的池水截断山谷。楹柱跨水相连,庭阙分岩相向。高阁长廊排成围,栋宇台榭轮奂错落。仰视它仿佛高若千丈,向下看则幽岩大谷深险万尺。那些镶饰的珍珠美玉使它金碧辉煌,其光芒冲射云霞使日月失色。炫耀这种移山过涧之力,骄横奢侈之极,累及民众而放纵私欲,想来真是深深的罪过。到了酷暑炎阳时,几无逼人窒息的热气;微风缓缓拂来,觉有清凉之爽。这的确是怡养身心的胜美之处。即使是汉武帝时的甘泉宫也不能超出其右。 《醴泉胜景图》堪称溥心畬青绿山水代表作。敷色淡雅考究,亭台楼阁、高古人物,气派豪华,自有一股王家气势。从笔法上讲,画中景致已经脱去了北宗金碧青绿山水的法度,而转向一种文人情调的抒怀和笔意的简约。溥氏在这些山水中放弃了南宋所崇尚的反复皱擦的笔法,而是强调色彩的意趣,设色主要以浅绛为主再施花青。画中的亭台楼阁虽有「界画」的特点,但设色淡雅,并不像一般界画那么工整华丽但却生动异常;全景式的构图层层叠上,祥云笼罩下衬托出醴泉宫如在仙境般的精致考究,令人神往。 此幅上的书法题款同样字字珠玑,书法卓绝不凡。笔力劲健,点画虽然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向上的挑笔出锋含蓄。形采用长方形态势,字句、行距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字里行间所特有的流畅、儒雅气质,是他深厚文化积淀和个人内心修炼的凝成,没有一丝俗气。 溥儒锦缆红樯 款识:锦缆红樯漾碧波,仙槎真似渡银河,一溪明镜迷清影,菱荇苹花积渐多。心畬。 钤印:玉壶、溥儒 说明:重要藏家友情提供,作品珍藏多年,首次释出。 尺寸:.5×43cm 张大千周游西康纪事 水墨洒金纸本镜框年间 款识:老雨不离山,痴云常恋岫。对面语不闻,龙蛇酣方斗,晚殷殷众壑号灵胥。丁亥之夏,予自江左归于蜀中,与孝慈老道兄相会于成都,因约周游西康。 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 出版:《先生归来—丁辅之和他的时代》,西泠印社美术馆主编,西泠印社出版社。 说明:上款人杨孝慈。 杨孝慈(-),为大千老友,名延森,贵州省毕节市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认识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行长,抗日战争期间被任命为中央银行成都分行经理,是张大千年前最为可靠得力的书画经纪人。 尺寸:63×37cm 张大千步壑图、行书七言联 题签:张大千书楹联上,张大千书楹联下。张大千步壑图。 款识:1,本森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 2,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本森仁兄法家正之,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张爰私印、大千唯印大幸 说明:张大千自题签条。 ×32cm×2 张大千自题签条 溥儒、陈含光山水、书法 设色绢本、水墨纸本镜框 款识:1.石韫玉而山辉。心畬。 2.萧萧风叶动诗魂,海国秋来绿尚繁,落日莫遮西望眼,雁行断处是中原。笑棠先生教,含光。 钤印:溥儒、旧王孙、含光 说明:上款人严笑棠 严笑棠(-?),本名坤,福建龙溪人(今漳州),原为隐士,赴台后为实业家。是近代著名的佛教居士和孝子,曾随侍弘一法师,服务于漳州的新闻、教育界,后渡海赴台。他爱好诗文,广交社会名流,与溥儒等台湾各界文人雅士交好。 陈含光(-),江苏扬州人,清光绪举人,后官至道台,祖籍仪征,名延韡,号移孙,后改含光,以字行,别号淮海。为淮扬世家,诗书画并称三绝,近世作者罕与其匹,山水师明清诸家,中国古今楷书名家之一,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史学家。与溥儒、吴昌硕、黄宾虹、林散之、齐白石为至交,评论家认为他的书画作品可与张大千媲美。 18×11cm×2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zp/11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京市博物总馆强势进驻,推出釉里红岁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