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山茶话历史上,常熟人与普洱茶的那些
常熟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一杯绿茶,一碗蕈油面,依着虞山,常熟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开始着一天。 常熟人热爱绿茶,对于其他茶类,也不乏热衷痴迷者。有幸在旧山楼品茶之余翻看茶书,见有两位常熟人对普洱茶有着不解之缘,于是饶有兴趣记录下来。 (一) 作为“京师尤重”的普洱茶,盛行于清室。我一直在猜度,翁同龢除了爱喝虞山绿茶,也一定会对普洱茶钟爱有加的。 没有想到的是,翁同龢对此还是深有研究。在他给翁之缮的家书中写道,“普洱茶浓煎,红痢加白糖,白痢红糖,极效也。”常理而言,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或者目睹,我想对于家人是断然不会妄加推医荐方的。 好茶离不开好水,虞山各处,泉井盛多。翁同龢日记中有明确记载有“舜过井”,“烹尝甘而厚”,确是评论中肯,至今清冽,仍然是本地爱茶人的首选。 (二) 半道出家,未必就不能成为大家。 在普洱茶界,范和钧,这个常熟人的名字是绕不过去的。年,他筚路蓝缕,一手创办了佛海实验茶厂,即勐海茶厂的前身,勐海茶厂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大益”公司。 网上研究了一下范先生的身世,也堪称传奇。自小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培育成材。这竟与他的先人范仲淹经历如此相仿,血脉基因的力量如此之强大。 要说常熟人的聪明劲实在很牛。范先生早年勤工俭学在法国,为赚学费,去漆器厂打工,从而研究上了漆器,晚年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这是后话了。归国后,机缘巧合又投身茶界,开创出普洱茶现代工厂的雏形和后来的蓬勃发展。 如今去大益公司,厂方只要听说是有常熟来人参观,仍然会高度重视肃然起敬,这多少我们还会沾了这位老乡的光。 于学问,学学问问。典籍中探究,实地去考察,茶友间交流,点点滴滴,窥一斑而知全豹。潜下心来,定会有所收获。 知道了一些掌故,对普洱茶又多了一些亲近感,品饮着,似乎味道更陈酽温润了许多。 是为记。 喜欢旧山楼,请长按此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白殿疯早期症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zp/1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半山茶语之黑茶篇
- 下一篇文章: 鲸选集负离子山茶花内扣丸子头美发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