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不能吃什么 https://m-mip.39.net/pf/mipso_6856094.html

麻城,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是有名的红色老区。然而,因集老区、山区、库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落后地区身份,被戴上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从年开始,湖北省安监局驻麻城扶贫工作队走进了麻城石陂村,以精准为原则和对症帮扶,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曾经遍地荆棘的荒山,如今已变成整齐划一的特色农业基地,走上了一条绿色脱贫路。下面我们跟随交通广播记者邓宇杰、陈翔、刘波涛的脚步,走进麻城市龟山镇石陂村的油茶基地,看一看那里的新变化。

石陂村,位于麻城市东部的闫河镇和龟山镇的交界处,距离麻城市城区约20公里,四周群山环绕,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出外打工成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石陂村党支部书记石凤华告诉记者,为了打破农民增收瓶颈,二十世纪初,村里在山上种植了近亩的板栗,但年前后,板栗产量明显下降,正当农民们着急的时候,省安监局驻麻城扶贫工作队来到了村里,为村民走出贫困出谋划策。

“省安监局到我们这里驻点,请省里的专家来论证以后,我们这里的板栗不能再产生效益,经过考察之后,建议我们这里转产种油茶,通过他们的扶持,到目前为止,已经种了亩,年还有亩,通过油茶基地成立了油茶合作社,组织了8户农户种植油茶,以后可以带动我们石陂村不能出去打工的农户,到基地去打工挣钱,还带动他们自己也种油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在石凤华的带领下,顺着新修的山间道路来到了千亩油茶基地,记者看到山坡被开垦成了阶梯状,每一层都种植着油茶树,有的已经开花结果。望着漫山遍野、长势良好的油茶林,省安监局驻麻城扶贫工作队队长王劲松告诉记者,当时结合当地的需求和种植条件,又正好赶上国土整理和油茶种植的政策,经过反复论证、商讨,最后选择油茶种植作为本村的扶贫项目。

“对项目进行了衔接、帮扶、引导的作用,主要是两个字:帮扶。帮扶什么概念,就是第一了解他有什么需求,第二就是我们能做什么,比如没有技术,我们就去给他们衔接,我们有这个资源,我们帮他们去找。没有资金,我们去给他们衔接资金,把资金优先的投入到这边。”

在采访中,当地农户代表曹建存告诉记者,之前农民不愿意种植油茶,一是油茶树的生长周期长,见效慢;二是技术要求高,树苗存活率低。因此,扶贫工作队不仅从资金上给予了帮扶,更邀请了华农的专家现场指导农民栽培技术,树苗存活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

看着漫山遍野的油茶树,他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油茶树存活期长达百年,除去6年的生长期,经济效益期可达90多年。年,油茶基地开始进入收获期,前期一亩油茶树可以收入元,每年保守估计就有万的产值,丰产期后产值会更高。曹建存说,如今党的政策好,政府很支持新农村建设,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帮助农民致富。自己成功后,也绝不会忘记帮扶乡亲们。

“准备在油茶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门扶持那些吃低保的困难户,他来参加我们的合作社,劳动之后我们给他付工资。再还有那些困难户,我们可以买点牛和羊让他们养,成本是我们合作社的,赚的是加入我们合作社低保农户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据了解,从年开始,油茶基地的产值将使石陂村人均年收入增加多元,达到一万多元,石陂村党支部书记石凤华说,省安监局驻麻城扶贫工作队的精准扶贫,让油茶树真正成为了农民的“摇钱树”、“致富树”。

交通广播记者邓宇杰、陈翔、刘波涛

新媒体编辑陆

责编阿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chahuaa.com/schxt/6460.html